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延禧宫略》这个首饰火了!家里没矿真戴不起

2018-8-25 04:17|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6| 评论: 0|来自: 匠心之城

摘要: 最近持续霸屏的《延禧攻略(电视剧)》  演技、配色、服饰、首饰,  全都被夸了个遍。  各种非遗技术的展示,  终于告诉了世界一次,  中国传统首饰,  可以美到令人发指 ...

  最近持续霸屏的《延禧攻略(电视剧)》

  演技、配色、服饰、首饰,

  全都被夸了个遍。

  各种非遗技术的展示,

  终于告诉了世界一次,

  中国传统首饰,

  可以美到令人发指。

  

  皇室大部分工艺,

  都会在民间传播开来;

  唯独有一项,

  诞生之初便是皇室专供。

  富察皇后的耳环便有用到这项工艺。

  

  并非技术秘而不宣,

  而是原料实在昂贵,

  莫说寻常百姓,

  达官贵人都未必负担得起。

  这就是花丝镶嵌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即使在皇室,

  花丝镶嵌的饰品也不是人人可有,

  四妃以上才可佩花丝耳坠。

  

  花丝镶嵌工艺高超到什么地步,

  只需一例便知晓。

  大明万历皇帝的金丝翼善冠,

  是巅峰之作,

  亦是如今世界级文物。

  

  ▲图片来源:定陵博物馆官网

  金丝翼善冠的帽壳

  用518根,直径0.2毫米

  细金丝手工编结,

  空档均匀,疏密一致,

  薄如轻纱,且无一结。

  

  ▲图片来源:湖南卫视《百心百匠》

  后面的二龙戏珠,

  龙首、龙身、龙爪等部位都是单独制成,

  然后整体焊接组装。

  仅龙鳞就用了8400片

  却看不出丝毫焊接的模样。

  

  ▲图片来源:湖南卫视《百心百匠》

  说完龙冠,

  自然要聊聊凤冠。

  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

  这是《延禧攻略》中皇后冠的原型。

  里面有些技术现在的匠人都未必能复制。

  

  如果你觉得一般般,

  那是因为你是中国人。

  骨子里的审美水平,

  早被老祖宗给推到极致。

  对比一下欧洲皇冠,

  就理解中国工匠对细节变态级的追求。

  

  这种精致程度别说皇后冠,

  单单拿出一个普通饰品,

  都可以碾压。

  

  ▲图片来源:曲江艺术博物馆官网

  最近被叫做大猪蹄子,

  审美堪忧到把亲爹“气活”的乾隆,

  在花丝镶嵌艺术上,

  也难得有了皇家风范。

  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

  便是一例。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花丝镶嵌在春秋时便出现雏形,

  战国金银错,

  唐代金银平脱,

  都是它的前身。

  《羽人飞凤花鸟纹金银平脱漆背铜镜》

  便是一个极好的代表。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当初成吉思汗远征欧洲,

  从名叫卡克图的俄罗斯小镇,

  带回一批工匠。

  这里本是给俄罗斯宫廷造御用器皿的地方,

  金银胎烧珐琅再加彩画,

  镶嵌花丝和珠宝,

  是极端豪华的装饰手法。

  

  ▲图片来源:中央电视台《我有传家宝》

  元代灭亡后,

  匠人散失民间。

  明成祖将匠人重新聚回到北京,

  之后与花丝镶嵌结合,

  衍生出了花丝镶嵌卡克图

  

  ▲图片来源:中央电视台《我有传家宝》

  花丝镶嵌

  用料珍奇,工艺繁复

  奢华绚丽迷人眼,

  是匠人们对它的一致评价。

  

  

  ▲图片来源:曲江艺术博物馆官网

  民间有个笑谈说:

  其它匠人教徒弟,

  若对作品不满意,

  都是砸碎让重做。

  唯独花丝镶嵌的师傅很少砸,

  不是徒弟优秀,

  是用料太贵砸不起。

  

  ▲图片来源:湖南卫视《百心百匠》

  花丝镶嵌基础是拔丝,

  数百年来都是纯手工操作。

  拔丝板上由粗到细,

  排列着数十个不同直径的眼孔,

  依次通过逐一缩小的眼孔,

  金属丝便越来越细。

  

  ▲图片来源:湖南卫视《百心百匠》

  一根1.8毫米的银丝可以拔到0.15毫米,

  缩小整整12倍!

  每次要几十次拉制,

  才能得到一根合格素丝。

  将素丝搓制成花丝才可以使用。

  根据不同工艺要求,

  素丝更是有20余种编法。

  接下来还有掐丝、填丝、焊接等

  复杂繁琐的高超技术。

  

  ▲图片来源:湖南卫视《百心百匠》

  花丝镶嵌一般有两种用途:

  一种是陈设品,称为摆件,

  用以装饰。

  

  ▲图片来源:湖南卫视《百心百匠》

  另一种是实用品,称为件活,

  即日常会用到的那些小物件。

  

  

  ▲图片来源:湖南卫视《百心百匠》

  首饰中会用到镶嵌技术,

  将金属片做成托、爪子形凹槽,

  再镶嵌以珍珠宝石。

  而对极其细微的地方,

  会用到一门叫做微镶的手艺。

  如今的工匠大师,

  在微镶时甚至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

  不知道古代匠人们是如何做到的。

  

  

  ▲图片来源:湖南卫视《百心百匠》

  《延禧攻略》中,

  优雅华丽的指套,

  也有着花丝镶嵌的工艺。

  

  

  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一场血泪史。

  如果说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那皇家的奢侈享受之风,

  则推动了艺术和审美的提高。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历来人们对

  皇家贪图享受、骄奢淫逸,

  都是深恶痛绝。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无法否认正是因为皇家的追求,

  才有了一件件巧夺天工的物件,

  和一门门惊艳世界的手艺。

  

  

  ▲图片来源:湖南卫视《百心百匠》

  如今流传下来,

  闻名天下的文物:

  越王勾践剑、

  大秦兵马俑、

  千里江山图、

  哪个不是皇室出品。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正因为有皇室作为支撑,

  这些工匠才不惜代价,

  倾尽全力寻遍世间上好材料,

  做出绝世佳作。

  告诉后人,

  我泱泱天朝曾有这等工艺。

  

  ▲图片来源:湖南卫视《百心百匠》

  现在我们不可能如此穷奢极欲,

  但这些工艺值得传承保护,

  毕竟是我们中国的文化。

  如何结合现代的材料和工艺,

  将传统发扬光大,

  才是要思考的。

  比如《延禧攻略》中的绒花,

  就是工匠用现代材料复刻出来,

  丝毫不比原版逊色。

  

  愿有一日,

  民众以身着汉服为荣,

  而非担心被视为异类;

  中国以工艺享誉天下,

  而非被戏谑为山寨工厂;

  华夏以文明屹立于世界,

  而非被小国嘲笑无礼之邦。

  伏愿我中华文化,千秋万岁。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5-2-12 18: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