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霍森 本届雅加达亚运会中,中国跆拳道队的状态难言上佳,始终与金牌缘悭一面,直到8月21日,终于才一扫尘霾。不到20岁的小将骆宗诗在女子57公斤级决赛当中经过一番苦战,击败了赛会头号种子李雅琳,将本届亚运会中国跆拳道队的第一枚金牌收入囊中。 然而赛后,年轻气盛的骆宗诗却在采访中表现出了对裁判问题的极端愤怒,斥责亚运黑幕,声称:“我觉得吧,他们裁判根本不想我们中国拿金牌,所以我们怎么样都会判,她们怎么发挥都不判。” 那么,骆宗诗的申斥是否确有其事呢? 跆拳道规则中有无操作空间 在复盘比赛前,我们来细看一下跆拳道的比赛规则。在大多数情况下,跆拳道的竞技比赛,如下图所示,一般会至少搭配一名总裁判在记录台总领大局,然后每场比赛各自有一名主裁判进行判罚工作。而J1到J4的场地四角,按照需求可以依次配置1到4名边裁。 跆拳道比赛的得分规则比较简单易懂,只要击打对手的有效得分部位就能得分。而除头部之外,得分部位还包括腹部及身体两侧,这三个部位都在选手护具上有所标示。但要注意的是,选手只能使用规则允许的紧握的直拳和踝关节以下的脚步击打对手才算有效得分。 在具体细则当中,击中对方选手的头部,得3分;击中躯干得1分;旋转踢技术击中躯干,得2分。虽然运动员身上的防护服中会有电子感应器来辅助裁判判罚,但只有三位裁判中的至少两位对击打进行了认定并记录,才能算得分有效。 争议判罚难挡实力取胜 身高182CM的骆宗诗比对手李雅琳要高出了10CM,只要控制好距离,不停用腿法踢击得分,骆宗诗就能压制住对方。而身为世锦赛冠军的李雅琳则需要拉近距离,将比赛变为贴身肉搏,才能够抵消掉骆宗诗的身高腿长优势。 而在本场比赛当中,双方也的确是按照既定的计划做的。李雅琳的确实力强劲,比赛一开局,就在场面上牢牢地压制住了骆宗诗。多次的近身直拳,让骆宗诗一度被压制,比分也暂时0:2落后。但骆宗诗没有慌乱,而是坚持既定战术,一次次尝试展开进攻,抢占主动,多次利用踢击得分还以颜色。 于是比赛场上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跆拳道的世锦赛冠军李雅琳像个拳击手一样,不停地企图利用贴身刺拳得分——而事实上,本场比赛中,李雅琳没有任何一个得分来自于踢击,如此跆拳道,真是让人有些看不懂。 而裁判的某些尺度的确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在某一个回合当中,骆宗诗为了扳回劣势,主动发起进攻,但就在这时,李雅琳冲了上来,贴到骆宗诗怀中,骆宗诗只得用手隔开对方。但就在这时,裁判居然判罚骆宗诗消极比赛——在场上主动进攻抢分的一方居然被认定“消极”,实在让人匪夷所思。而这,也仅仅是本场比赛裁判执法尺度的一个缩影而已。 好在骆宗诗没有收到判罚的影响,凭借着过硬的个人实力,最后以一个漂亮的踢击下压结束了比赛。但如此判罚,也难怪骆宗诗拿到了金牌依然气不顺,对着媒体不依不饶地讨要说法。 韩国受益是否有背后原因 我们之前在介绍比赛规则的时候说过,虽然选手的护具上是有着感应器的,但最终是否得分,还是有赖于裁判的判决。而更为有趣的是,规则虽然规定了在比赛中,如果一方采用搂抱、推拉对手,就有可能被认定是消极逃避比赛,则会被判罚警告或扣分。 但在实战当中,格斗的双方在贴身时,为了防御得分部分,互相拉扯推格都十分常见,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认定这些动作是否消极,又是谁消极,就完全依赖于裁判的经验——是的,在这一部分,并没有明文细则,运用之妙,完全存乎裁判一心。 更不用说跆拳道比赛之所以能够“入奥”,靠的完全是三星等韩国企业大把撒钱进行的造势推广。而早在2002年,一位世界跆拳道联合会的官员就曾经在韩国媒体杂志当中透露说,他曾间接地影响了裁判,目的是帮助韩国队员。这一消息,也得到了世界跆拳道联合会副主席郑宇利的确认,他承认操纵了裁判员的调配,但目的只是为了“更好的帮助比赛”。 历年的奥运比赛,跆拳道总会闹出类似事件,而国际奥委会也多次开会研究讨论在奥运项目当中继续是否保留跆拳道,未尝不是一个警告。但在此项目当中,奥委会从韩国企业的赞助里受益良多,最后自然都是不了了之。 而说起裁判问题,韩国两个字总是容易挑动起人们的敏感神经。 2002年世界杯里,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怒吼;平昌冬奥会上,加拿大小伙子们在领奖时的清扫动作;本次亚运会中女子佩剑团体决赛上的巨大争议;甚至往前追溯到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那级场史上“著名”的拳击比赛,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些争议到了最后,受益方从来都是韩国人。某种角度而言,对裁判施加压力或许正是韩国人惯用的夺金手段之一。 众所周知的是,跆拳道发源于韩国,被认为是韩国的“国技”。我们之前也说过,跆拳道能够入奥,韩国大企业的天价赞助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基于以上原因,在跆拳道的国际比赛当中,总裁判大多数都是韩国人,而主裁判虽然要避嫌,但利益相关之下,其中可操作之处不得不令人生疑。 更何况,在跆拳道比赛中,韩国队的屡屡受益,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到底这其中有什么必然的关联,又或者是大家疑邻盗斧,那就见仁见智了。 但不管如何,竞技比赛当中,硬实力始终是最重要的。骆宗诗即使遭遇了争议的判罚,但最后依然能够凭借着自己坚强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格斗技巧,在不利的局面下反败为胜。这说明,凭借外物始终都是小手段而已,只有自身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而这,也正是竞技比赛最终的目的:更高、更快和更强。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