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网络谣言食品类别占比近半 为何经常刷屏?

2018-8-2 01:53|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7| 评论: 0|来自: 工人日报

摘要: 网络谣言食品类别占比近半,社会危害非常大  食品类谣言缘何经常刷屏?  “葡萄皮上长刺还能吃吗”“小龙虾的致命真相:全世界都不敢吃,中国人却还被蒙在鼓里”……类似文章经常会在朋友圈刷屏,但最后证实其中 ...

  网络谣言食品类别占比近半,社会危害非常大

  食品类谣言缘何经常刷屏?

  “葡萄皮上长刺还能吃吗”“小龙虾的致命真相:全世界都不敢吃,中国人却还被蒙在鼓里”……类似文章经常会在朋友圈刷屏,但最后证实其中不少都是耸人听闻的谣言。

  在近日举行的2018中国食品辟谣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应急处处长方晓华表示,作为监管部门,农业农村部将积极主动加大正面宣传,在“产出来”“管出来”的同时,做到“讲出来”,用科学的声音占领舆论阵地。

  食品类谣言占45%

  今年上半年,网络中先后出现“吃草莓容易感染诺如病毒”“喝茶等于喝毒药”等谣言,使一些消费者无所适从。

  食品是网络谣言重灾区。数据显示,根据网络谣言所涉及的领域进行分类,食品类别占比最高,达45%。

  农产品作为食品的源头,其谣言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方晓华介绍说,舆情监测数据显示,农产品质量安全负面报道中近一半是谣言、传言。

  “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产生的社会危害非常大,不仅给消费者造成恐慌,搞得老百姓吃啥都不放心,而且容易对产业造成冲击,有的时候甚至是毁灭性打击。”方晓华说。

  2015年曾经传出“毒草莓”谣言,致使当年全国多个地方的草莓滞销。北京昌平的草莓日销量下降了82%,销售价格下降了一半多,两周时间便损失了2600余万元。2017年初,一段2分钟的“塑料紫菜”谣言,更让晋江紫菜行业损失了近1亿元。

  微信成食品谣言传播主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谣言传播呈几何级数传递,危害更大。2017年食品造谣治理报告显示,微信是食品谣言传播的主平台,占比达72%;其次是微博,占比达21%。两者加起来有90%的传播量,成为食品谣言传播的主渠道。

  方晓华指出,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在传播过程中的一大特征就是标签化,谣言普遍自带“致癌”“有毒”“激素”这样的标签,用极尽夸张的词语吸引网民的眼球。

  视觉化是另一大特征。“塑料大米”谣言中是把相关图片移花接木,到了“避孕药葡萄”谣言的时候,已经是小视频成风。“应该说谣言更倾向于用一些视觉化的表现手段,来让自己看起来更‘真实’。”方晓华说。

  在方晓华看来,网络空间自带的匿名化、低门槛、跨时空和去中心化特性,也助长了网络谣言传播的“蝴蝶效应”。

  “网络谣言散布在各个角落里面,此起彼伏,不会很快消除。”新华网政务大数据事业部总监吴新丽建议,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这样一些先进技术,及时发现谣言,并及时追踪它。

  2015年8月成立的中国食品辟谣联盟通过对食品谣言研判、规律、特点分析,建立了谣言案例库,对辟谣事件进行剖析,聚焦如何更有效地开展食品辟谣的宣传工作。

  吴新丽以“小龙虾的致命真相”谣言为例说,该谣言从6月10日开始传播,到6月23日基本结束,传播时长两周,传播总量688篇,传播渠道包括新闻、论坛、微博、微信、APP以及境外新闻。其中微信占比最大,微博其次。

  辟谣前后,网民们的情绪大不相同。网民看到谣言后普遍的反应是:“是真的吗”“以后再也不能吃小龙虾了”。而在辟谣后,变为:“原来是虚惊一场”“又可以继续美食了”等。

  “讲出来”占领舆论阵地

  一家知名咨询公司2017年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达到93.83%。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众对于相关信息的了解只有50%左右。“强烈的信息需求和科学认知之间形成了矛盾,也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创造了条件。”方晓华说。

  谣言产生并且得到广泛传播,最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在由政府、食品生产者、消费者和媒体构成的多元系统中,如果信息公布的不及时、不畅通,信息的交流不均衡,就容易引发谣言。

  对此,方晓华表示,作为监管部门,农业农村部将积极主动加大正面宣传,在“产出来”“管出来”的同时做到“讲出来”,用科学的声音占领舆论阵地。

  他指出,面对谣言,首先要“主动讲”。特别当突发事件或负面舆情出现后,要畅通沟通渠道,及时准确主动地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不实传闻。

  其次,要“广泛讲”。积极发挥媒体和行业协会作用,开展常态化信息交流,通过博览会、展销会、公益广告和多种新媒体,加大优质安全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最后,要“深入讲”。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推广科学种养技术,不断提升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宣传活动,提高科学认知水平,引导公众放心消费。

  本报记者 蒋菡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4-11-23 05: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