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深夜食堂更有城市温度(民生观) 城市管理不一定非做单选题。问题两难,可以靠精细化管理来攻坚克难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夜市是个奇妙的存在。 它不仅仅有饥肠辘辘的深夜来自肠胃的满足,也有举杯共饮的青春,有肝胆相照的友谊,有灯火中心爱的人欢笑的脸,有徐徐上升的蒸汽后一家老小对生活的期待,有城市长久形成的饮食习惯和文化,是城市记忆的生动缩影。 不能光说好的,夜市也面临很多问题。烟熏火燎、卫生可疑、喧哗扰民,也是它的痼疾。越来越高的环境、卫生、交通等诉求,加上深夜外卖、高档酒吧等消费形式的竞争,让很多城市的夜市正在萎缩,有些老味道在消失。所以,很多影片中,久别的游子放下深夜的碗筷,轻轻的那句“这个味道还在”才格外令人感慨。 夜市的去留,背后还有一层难处:不少市民以此为生计。一个馄饨摊,一个烤肉摊,也许就是一家老小的饭碗和“家庭银行”。那么,这道城市管理题就变得两难:一边是温暖,一边是混乱;一边是秩序,一边是生计,如何权衡? 好在,城市管理不一定非做单选题。问题两难,可以靠精细化管理来攻坚克难。 在维护城市秩序时考虑困难群众的需求,并作出相应安排;在发展特色产业时,努力降低对周边群众的影响;对于可能存在的工作遗漏,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路径保持畅通……只要有心,办法总比困难多;用心去找各种利益的均衡点,最大可能地留其长、去其短,留其利、去其弊。 海口夜市的逆生长,就是尝试在旅游城市的发展、市民的诉求和夜市经营者的需要之间展开探索。升级改造后的夜市,不仅承载记忆的味道,照顾城市生活中大家的消费需求,为小本买卖的经营者们提供养家糊口的摊位;也通过针对问题改进的努力,保障了城市环境和秩序。又好吃又卫生,又热闹又尽量不扰民,城市更新下的夜市再造,不仅成为年轻人们喜闻乐见的夜景,也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了更低门槛的平台。 在解决问题时多一分细致和耐心,对涉及群众生活问题的项目多对症下药,效果就大不一样。伴随夏的凉风,在红火夜市的笑脸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温度。这样的管理思路,恐怕不仅仅适用于夜市吧。 曾 天 曾 天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