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通讯:香港民间的文化“绿洲”

2018-7-24 02:01|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3| 评论: 0|来自: 中国新闻网

摘要:   中新社香港7月24日电 题:香港民间的文化“绿洲”   中新社记者 梁今   “香港不是文化沙漠,香港的文化‘绿洲’一直存在于民间。”   今年是香港作家联会(作联)成立三十周年,该会会长潘耀明近日接受 ...

  中新社香港7月24日电 题:香港民间的文化“绿洲”

  中新社记者 梁今

  “香港不是文化沙漠,香港的文化‘绿洲’一直存在于民间。”

  今年是香港作家联会(作联)成立三十周年,该会会长潘耀明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道出了香港现时的文学创作环境。

  作为《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潘耀明在明报工业大厦内接受专访,因此记者有幸走进这位文化人的书房。

  身为作家、出版家?潘耀明自然是坐拥书城的。他的书房不算太大?镇宅之宝却不少。除了天上地下的藏书?墙上围挂的字画横幅也是不少。既有沈从文为他写的条幅,也有金庸写给他的题字。

  在他的书桌背后?是一幅特大的焦墨山水画,两旁条幅写道:“耀目穹寰观七政?明心冰雪照三千”。据潘耀明介绍,这是一位焦墨大画家专为他创作的,自己特别喜欢这山水的“大意境”。

  这里就是潘耀明创作的文化“绿洲”。“很多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其实是对香港作为商品社会的环境而言。相反的,香港又是多元文化融合之地。如果尽心尽力去做文学,一定会有所收获。就比如,出现了读者众多的作家金庸、学识渊博的饶宗颐教授。”潘耀明认为,香港的文化靠民间的推动,虽然民间力量很小,有时充满挫折感,但不能气馁,做文学要持之以恒。

  回想作联成立30年来,作为一个参与者和见证者,潘耀明感慨良多:从作联的筹办到成立,从作联的初创到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地蹒跚走过来,掺含着历届理监事、会员的一份心血。作联从初创31位发起人,迄今已拥有三百多位会员。

  在商品主导的社会,作为民间团体的作联,可以说是从瓦砾沙石走过来的。潘耀明回忆说,作联初创时只在湾仔谭臣道一幢旧楼租了一个不到400平方?盏幕崴?:罄窗岬铰婵说赖母皇看笙茫?彩且淮本陕ァU饫镌?鞘?死缜嗟木尚醋致ィ??00平方?眨?罄锤囊?元港币象征性租金租给作联。

  富士大厦原是写字楼式的公寓,但到了后来,所在的公司逐渐迁出,“一楼一凤”的色情场所乘虚而入,出入品流复杂。此后,作联理事与会员都不愿上去会所。潘耀明说,所有理事会、叙会后来都改在酒楼开。在迫切的形势下,经过长达5年之久的筹募活动,作联2011年终于在柴湾购置了一个700多平方?盏挠谰没嶂贰?/p>

  成立以来,作联一直坚持每年定期举办文学讲座和研讨会等交流活动,至今已举办逾百场。潘耀明说,由于会址空间有限,再加上难以觅到地方,所以文学讲座和研讨会很多时都会在酒楼举行。

  曾来香港参加过讲座的内地作家苏童,就道出了香港文学界的一个窘境:潘耀明经常在很吵闹的酒楼举办文学讲座。面对这个窘境,温文尔雅的潘耀明似乎看得甚为豁达,还笑着跟记者说:“这个你都可以写出来。”

  虽是在吵闹的酒楼举行文学讲座,但令潘耀明津津乐道的,就是作联多年来邀得的名家份量都举足轻重,包括金庸、饶宗颐、王蒙、白先勇、莫言和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马悦然教授等。潘耀明形容,文学讲座很多时候都坐无虚席,很多人都是为名家慕名而来。

  谈到传承,潘耀明并不担心人的问题,事实上香港不乏热心的年青作家,但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香港文学缺乏有系统的研究和整理,香港连一个文学馆藏也没有。为此,作联和文化界倡议在西九文化区设立香港文学馆藏,但经过十多年的争取,有关建议迄今仍未被接纳。

  “30年来,作为一个民间社团,坚持下来的确不容易。”虽然面临困境,但潘耀明始终坚信,香港的文化“绿洲”一直存在于民间。(完)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4-11-26 07: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