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战地记者参加鸣枪庆祝 被空中掉下子弹砸头丧命

2016-11-15 22:09|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6| 评论: 0|来自: 中国国防报

摘要:   身处和平年代,人们大多是从影视剧和新闻里了解战争。影视剧里血肉横飞的场景也许震撼,但那毕竟是虚构的画面,一个镜头拍完,对这场“战争”的画面不满意,可以要求重新再来。但在新闻里呢?记录这场战争的人能 ...

  身处和平年代,人们大多是从影视剧和新闻里了解战争。影视剧里血肉横飞的场景也许震撼,但那毕竟是虚构的画面,一个镜头拍完,对这场“战争”的画面不满意,可以要求重新再来。但在新闻里呢?记录这场战争的人能随时喊停吗?不能,即使有一支枪正对着他们的脑袋……这些人就是战地记者,一群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告诉你什么是战争的人。10月下旬,在伊拉克参与摩苏尔战役报道的记者艾哈迈德·哈杰尔奥卢和阿里·拉伊杉,永远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本期视点,让我们走近战地记者,走近这群用生命记录战争的人,看看他们眼中的战争与和平。

  韩冲在埃及

  1 战争,难以想象的残酷

  初见韩冲,温文尔雅,不紧不慢,很难将他与“战争”这样的字眼联系起来。然而,谈起战争,他却如临其境,一幅幅画面展现出来,战争的真实面貌逐渐在眼前清晰。

  因为,他真的身临其境了。

  身为新华社驻外记者,他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先后参加了利比亚内战、叙利亚内战以及巴以冲突的现场报道。对战争进行现场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是否可以称他一声“战地记者”?他却笑笑,“我现在在报道体育新闻。”

  对于许多战地记者来说,报道战争只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的一个片段。在韩冲看来,他也只有在那难忘的4年时间里,能够当得起“战地记者”的名号。

  2011年2月,利比亚内战爆发,4月,在韩冲等人的强烈要求下,他们一行4人终于来到了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毕竟是首都,情况要好一些,但几乎每一条街都能看到战争的痕迹,到处都是弹孔,像苏尔特这种打到最后的城市都成死城了,没水没电,人们都逃走了。”酒店里,他们两人一屋,另外两名同事与他们一墙之隔,一颗不知从哪里飞来的子弹击穿了墙上的一幅画,在墙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弹孔。

  韩冲第一次见到真实的战场,是在利比亚执政当局攻占苏尔特的时候,苏尔特是卡扎菲的老家,卡扎菲很有可能就在那里,“所以当时我们都很激动,以为这场战争会是一个节点,如果卡扎菲被抓住,那肯定是个大新闻。”他们租了一辆车要去前线,可司机却不愿意,还好当地有一个非常勇敢的战地记者,他说服了他哥哥带他们过去。一辆普通的三厢车载着他们高速行驶在笔直的公路上,两边是广袤又荒凉的戈壁滩和大沙漠,路上的车很少,只是有些军车、运兵车,中间会遇到些他们的补给站,那个时候很多加油站也被炸没了,他们就拉来那种大油罐车在路边给军车加油,油价很便宜,只是象征性地收一点钱。

  “在距离战场10公里左右的一个地方,有一个战地医院,临时搭建的,里面有很多前线拉过来的伤员,那种情况就比较惨了。我们在里面采访了一会儿,有些人救不活了,有的人拉过来的时候胳膊是断的,一个人帮他拿着胳膊。”

  再往前就是战场了,三四十个士兵站在工事后面,他们的对面就是苏尔特。“我们正拍着呢,他们就喊我们躲开,我们刚趴下,那边子弹就打过来了。他们是一波一波打,你打的时候叫火力压制,我要躲起来,因为我站起来肯定是死,等你换子弹的时候,我再站起来打,所以他们一千发子弹也往往打不死一个人,双方处于很胶着的状态。后来该这边打的时候,我们就站起来拍,我们把摄像机推到最近的地方去拍,看对面是一个什么情况,几乎也看不到人,因为他们都躲起来了,如果我都能看到,那这边的狙击手早把他干掉了。所以,我们就只能看到对面一直在冒烟,跟想象中的画面不太一样。”

  与利比亚的战争不同,有些运用高科技武器的战争,甚至连看都看不见。这一点,解放军报记者部副主任田源深有感触。2007年,他跟随维和部队去黎巴嫩采访,黎巴嫩的南部与以色列(边界未划定)为邻,一道由铁丝网、电网和沙土路(一旦有人翻越,就会留下脚印)构成的“技术性围墙”将这两个国家隔开,但战争却仍时常在人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越过“围墙”。

  “以色列是军事强国,空军非常厉害,他们的炸弹是可以定位的,很精确。一枚炸弹钻到地下,整栋楼都爆炸了。他们打仗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很多部队在那儿对着打,很多时候你根本就见不着对手。”田源说。  

  丁增义(中)在南苏丹

  2 见过战争,才知道和平多珍贵

  对于很多生活在国内和平环境中的人而言,和平就跟氧气一样,似乎生来就是天经地义的。

  但解放军报时事部副主任丁增义不这么认为。他今年10月1日刚从南苏丹回来,在赤道附近晒了10天火辣辣的太阳,每天冒着被疟疾、霍乱等传染病感染的危险,接受当地武装冲突带给他的考验,但他觉得此趟南苏丹之行实在是值。

  7月10日,南苏丹首都朱巴军事冲突进入白热化阶段,我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战士李磊和杨树朋在执行维和任务过程中牺牲,霍亚会、陈英重伤,姚道祥、吴乐、宋晓辉轻伤。

  当了22年的军事记者,报道了无数官兵的故事,但上战场去报道维和部队官兵的事迹,对丁增义来说,还是第一次。

  “我去南苏丹首都朱巴采访的时候,当地最激烈的武装冲突已经过去,但时不时仍能听到枪声,就像小时候过年放的鞭炮。不知道子弹会从哪里来,每次外出采访都必须穿上沉甸甸的防弹衣,让人一下子就感觉到危险了。”丁增义说,和平环境与战争环境,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生活在其中的人,是否要把自己的人身安全问题时刻放在第一位。

  丁增义跟着维和部队去了南苏丹第二大城市瓦乌,在那里有一个很大的难民营,2万多名难民集中在那里,维和部队住的地方就与难民营一墙之隔。地处赤道附近的南苏丹正午最高气温高达45℃以上,地表温度可达50℃以上,再加难民营里的卫生条件很差,疟疾、霍乱等疾病在难民营里肆虐。在瓦乌采访时,丁增义恰巧看到一名外国维和人员感染了疟疾被送到中国维和医疗分队接受治疗。“一只蚊子先叮了难民中的患者,再飞过来叮你,就有可能把疾病传染给你。”

  战争和贫穷是相生相伴的,因为战争状态下的人们根本无暇顾及经济发展。“由于长年战乱,南苏丹基础设施很差。我在朱巴采访的时候,行车大半天只看到一条柏油路,其它的全是土路。整个城市横跨白尼罗河,却只有一座桥,还是多年以前修建的。连首都都是这样,其他地方可想而知。”难民营里人民的生活状态,也让丁增义印象非常深刻,瘦骨嶙峋、衣不蔽体的孩子,常常是老远就向他们伸手要东西。

  “回来以后,我告诉女儿,你是生活在一个多么幸福的环境里,你还能玩平板电脑,但南苏丹的小孩,他们只能玩泥团儿,能踢上个足球就高兴坏了。”

  和平真好,是丁增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的4个字。“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往往感受不到和平的美好。那些觉得祖国还不够美好的人,如果有机会可以去战乱频繁的国家看看,相信他们在感受到巨大的反差之后,就会发现和平有多美好、祖国有多美好。”

   田源在索马里

  3 不一样的战争,不一样的人

  当人们认为自己进行的战斗是正义战争时,他们会心甘情愿、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战争中。

  在距离苏尔特前线10公里左右的一个战地医院里,韩冲碰到的那个小孩就是这样。照片中那个十几岁的男孩,浑身是血,却还对着镜头露出灿烂的笑容。“他们对外国来的战地记者都很友好,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正在投身一场正义的事业,也就是解放全国,所以,对于那些来报道他们正义事业的记者,他们自然是欢迎的。”

  在接受采访的3位记者中,丁增义和田源都去过南苏丹,准确地说,田源去的是苏丹,因为2007年他去的时候南苏丹还没有从苏丹分离出来。对于这个武装冲突不断的国家,他们共同的感受是——贫穷;而对于这个国家的人,他们的共同感受是——乐观。不过,两人表达的方式不同,用丁增义的话来说,是知足常乐;而用田源的话来说,就是穷乐。

  “他们生活比较闭塞,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所以没有比较,就不会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田源如是说。

  “战争让人失去的,也许正是过上某种生活的可能性。假如没有战争,他们或许可以和我们一样,上班,娱乐……但战争,让这一切变得不可能。”丁增义告诉记者,他从南苏丹人民的身上,也学到了很多。“其实,对生活适当地降低一些要求,我们也许会生活得更快乐。”

  但是,战争带来的贫穷,有时也会让人铤而走险,走向极端。2008年,田源在索马里跟随中国护航舰队采访,长期的战乱让索马里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海盗都是索马里当地的,这里长期战乱,民不聊生,截一艘轮船就能索要上百万赎金,他们当然要去冒险。”田源告诉记者。

  2015年回国后的韩冲,格外珍惜当下的生活。

  “战争是很恐怖的,它的恐怖之处在于你所珍惜的一切,都可能一瞬间就灰飞烟灭。”就连战争胜利了,鸣枪庆祝时从天上掉下来的弹头都仍有可能成为让人丧命的利器。一个利比亚小男孩在自家院子里玩耍时,被天上掉下来的子弹砸中了腿变成残疾;一位埃及的战地记者在叙利亚参加鸣枪庆祝时,被空中掉下的子弹砸到头部而丧命。

  活着就是赚到,有咖啡喝已经比很多人幸福很多了,没有必要再让一些生活中的琐事来烦自己,这是韩冲现在一直秉持的生活态度。

  “不过,如果有机会,我还是会去做战地报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很坚定。

  4 不论战争如何,生活仍在继续

  在利比亚的时候,韩冲就有了这样的感受:不论战争如何,生活仍在继续。

  不愿意带他们上前线的司机,还有一个年幼的女儿在家等着他回家;冒着生命危险带他们去前线的司机,一方面是为了弟弟的工作,一方面也是为了在战乱中多赚一些钱养家糊口……

  但是,韩冲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是在耶路撒冷的时候。那是2012年11月,以色列和加沙地带爆发冲突,边境地区时常遭受加沙地带火箭弹的袭击。

  “战争其实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它并不一定到处都是枪林弹雨,它还是有一些平静的生活在里面,生活还是更主要的。战争,就像是一张白纸上的墨水点,它是最引人注目的,记者们喜欢拍摄它,媒体喜欢渲染它,但其实这些墨水点之外的东西更大。”

  那时候,韩冲邀请很多朋友到耶路撒冷玩儿,但他们都说不去,怕有危险,觉得那里天天都战火乱飞。“但事实上生活在那儿根本就不是这样的,比想象的要平静很多。我觉得作为记者,我有义务告诉读者真实的耶路撒冷是什么样的。”

  以色列是军事强国,有能力保护生活在耶路撒冷的人民,但生活在以色列周围国家的人民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比如与其一“墙”之隔的黎巴嫩。

  “一打仗老百姓就要遭殃,有的民房被当做军事据点炸掉了,有的在撤离的时候无暇顾及家里的财产,损失惨重。到处都能看到被炸毁的立交桥,道路上满是弹坑。”田源告诉记者。此外,战争留下的后遗症也很恐怖。当时,以色列采用火箭布雷的方式在黎巴嫩布下了很多雷,一些没有爆炸的哑雷留在了黎巴嫩的土地上,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安全。有的做得跟橘子一样,掉在橘子林里难辨真假;还有的掉在海边,与那些黑色的鹅卵石混在一起。当地一些老百姓就是被这些雷炸伤致残甚至丧命的。

  “但是,尽管这样,黎巴嫩老百姓的生活大体上还算正常。”田源说,当时,当地有一个姑娘,中文名字叫夏冰,她是联合国的雇员,曾在中国留学,学的是中文,她的主要工作就是翻译,她平时工作的时候就跟联合国工作人员在一起,没事的时候就回家,就跟普通人上班一样。

  一边是战争,一边是生活。人们在战争夹缝中的生存能力,应该和石缝中的树是一样的。

  王晓肖 杜怡琼 照片由韩冲、丁增义、田源提供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4-11-22 14: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