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创新: 为提升国防实力锻造强大引擎 ■中国国防报记者 潘娣 特约记者 赵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加速推进,太空、网络等新兴领域将成为未来的争夺焦点。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武器装备及作战方式,给军队科研院所提出了全域战场研究的新要求。 习主席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加强国防科技创新,大力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挺立时代潮头,军事科研院所如何推进国防科技创新战略落地生根,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如何实现科技创新“深蹲助跑”到“起跳跨越”,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请看记者从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带来的新闻调查。 科研方向—— 躬身必以研为战,望远不坠鲲鹏志 3月下旬,在国防工程研究院某研究所,已经完成某项目试验内容的科研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也意味着他们潜心钻研的某前瞻性课题进入结题阶段。 几年前,某型武器的概念刚刚被提出时,科研人员就敏锐地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该型武器一旦突破技术壁垒研制成功,将会对国防工程建设带来新的挑战。时间不等人,他们结合我国国防工程现状,详细规划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和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今,该项目组基本掌握某新型武器对目标的毁伤效果,并相应提出新的防护理念。 项目成功结题的背后,源于科研靶标的准确瞄向,而科研方向的确立得益于科研团队敏锐的洞察力与前瞻性。这种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在该研究院并非个例。 据工程师韩??匾洌?缭谏鲜兰?0年代,该研究院科研人员根据作战发展趋势,预见性地提出未来战争信息化作战的研究方向。经过广泛收集资料、调查了解情况、剖析研究规律,他们为该研究方向勾勒出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蓝图。 得益于长期对信息化作战样式的研究积累,去年研究院正式组建相关防护研究室之后,研究室科研人员便有条不紊、紧锣密鼓地推进相关科研课题。 课题申请立项与研究周期长,短则几年多则十几年,甚至会更长时间。如果研究课题缺乏前瞻性,科研方向对接战场不紧密,出了成果也难以助力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势必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针对这种情况,该研究院明确要求:“事关国防工程的研究课题,不具备实用性前瞻性决不允许立项。” “我们的研究成果通常要经过演练场检验,汇总收集部队反馈的意见建议到意见反馈表上,为下一步科研攻关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即将赴某试验场考察的工程师王明哲告诉记者,为了让研究课题经得起未来战争的检验,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经常上高原、下海岛,走南闯北去调研、考察与论证。 几年前,科研人员在部队调研时发现,某旅在实兵演练过程中使用的迷彩遮蔽布在特殊地形下不利于伪装掩护。针对发现的问题,科研人员迅即组织课题立项研究,设计出新型信息化遮蔽系统与遮蔽布,使战场铺设更加方便快捷,更具迷惑性和隐蔽性。 “习主席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密切关注世界军事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动向。的确,搞科研如同打仗,有前瞻视野才能赢得攻克难题的制高点,把握胜利的主动权。”谈及研究院的课题立项标准,研究员刘瑞朝感慨道,国防工程领域的科研必须顺应作战样式和武器发展最新趋势,在接地气的同时走一步看百步。 科研人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你们观察一下,这是处理后显现的裂纹……”3月13日下午,该研究院某实验室不时传出阵阵机器轰鸣与讲解试验内容的声音。 在实验室里,记者看到一位身着军装、头发花白的军人。研究员陈安敏告诉记者,这位老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顾金才,刚刚在门外听到的声音就是顾院士在给年轻骨干讲解试验内容。 身为院士,科研任务本就十分繁忙,完全不需要一直盯在一线,但已经80岁高龄的顾院士却仍坚持耐心细致地教徒弟、带团队。 “顾院士那一批老同志自单位成立以来就一直奋战在一线,手把手地对科研人员进行传帮带。我能走到今天特别感谢前辈们的教导和扶持。”工程师马栋良对研究院良好的氛围感受颇深。 2009年,马栋良分配到地处中原大地的某研究所。新到工作单位,还没了解工作内容的马栋良以为会被派去干一些整理文档的“杂活儿”,让他没想到的是,刚到单位就被委以重任,全程参与某重大防护研究课题。 “项目组里都是著作等身的老师,而我一个‘菜鸟’能把项目任务完成好吗?”马栋良回想当时的心情既激动又惶恐。他在研究院待久了才知道,原来研究院对每位骨干人才都会制订能力提升计划,对有发展潜力的针对性制订培养方案,通过岗位锻炼、送学培养、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骨干人才方队。 在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表彰大会上,马栋良参与的这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让他既惊喜又意外的是,项目组组长综合考虑每个人的贡献后,将他放在了第七作者的位置,这对年轻科研人员来说既是荣誉,更是鞭策和激励。 “并没有因为年轻就忽略我在科研中的贡献,这也是我们年轻骨干留在这里潜心搞科研的重要原因。评奖看重专业能力与所作贡献,在评职调级时不唯奖不唯成果,而是依据综合性评价。”马栋良告诉记者,目前他手头同时开展4个项目,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周末加班是常态。如他所说,这种公平的竞争方式与评价机制,让他们在这儿搞科研“得劲儿”“有劲儿”。 而和马栋良一样,喜欢研究院人才培养氛围而深耕科研,并取得成就与发展的“80后”年轻骨干不在少数,有的成为了高级工程师,有的担任了研究室领导,一大批科研骨干在这里快速成长起来。 科研条件—— 梧桐枝繁叶茂,自有凤凰来栖 如果说信息技术是战斗力的“倍增器”,那么科研条件就是催生创新成果的“孵化器”。 在研究院采访的日子里,记者发现科研人员待得最久的地方就是试验场。 在研究院某试验场地,记者见到正在准备试验内容的副研究员徐翔云,他告诉记者,每个研究室都有几处根据科研项目需求建造的实验室或试验场,除了购置地方技术成熟的产品,大部分是自主研发的设备,他身旁的某新型试验设备就是去年研发投入使用的。 2012年年底,国外发布了一款新型武器,根据科技人员掌握到的情况,其攻击性能及其对防护工程的破坏性令人吃惊,很可能会导致许多防护工程失去其应有的效用。 关乎国防工程的安全问题,科研人员要尽快摸清该型武器的相关性能,而要掌握到最准确的资料,需要开展相关试验。由于是新型武器,国内尚未有可以作为替代的试验手段,而要报项申请研制试验装备,往往需要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一现实难题让该研究院科研人员皱紧了眉头,怎么办? “成立由院士专家组成的专项课题攻关小组,群策群力攻坚克难。”科研人员汇报情况后,研究院还请来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探讨,经过多方科学论证,他们当即拍板儿,尽快开展试验设备的研制。 2015年,在国内大多数同类型试验装备只能固定使用的情况下,研究院研制出某型试验装备。有了试验装备,课题组很快开始进行某评估试验课题的申报工作。如今,该课题组成功进行武器威力研究、目标毁伤情况等试验,并相应提出新的防护理念和结构。 “如今,军事科研机构面临的很大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我们要尽力为科研人员及时提供先进的科研条件,保障创新研究。”该研究院领导说。近年来,他们先后建起1000多平方米、200余台(套)设备软件的工程综合论证环境实验室、动载和静载试验平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前,该研究院在持续抓好科研条件建设任务落实的同时,着眼国内外现状与相关专业的发展趋势,积极筹划新的科研条件建设项目,推动“重大地下工程安全”国家重点试验室等申报工作。瞄准世界前沿武器的防护技术研究的某课题将在刚建成的模拟试验中心开展……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