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南海阅兵释放的信号:中国海军发展应坚持三大方向

2018-4-19 22:26|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9| 评论: 0|来自: 中国新闻周刊

摘要: 视频:震撼!60秒尽览南海大阅兵中的最强武力  来源:央视网   南海阅兵释放的海军发展信号   中国海军未来之路任重道远,其发展应坚持三大方向:   近海 ...

视频:震撼!60秒尽览南海大阅兵中的最强武力  来源:央视网

  南海阅兵释放的海军发展信号

  中国海军未来之路任重道远,其发展应坚持三大方向:

  近海远洋战略齐头并进;重点加强软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创新能力

  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48艘战舰、76架战机和1万余名官兵参加了海上阅兵式。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也是自2015年启动军改之后的首次海上阅兵以及在南海海域的首次阅兵,标志着中国海军矢志走向深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的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定不移加快海军现代化进程,善于创新,勇于超越,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在中国历史上,海军建设和发展被提升到如此的高度,还是头一次。

  四次海上大阅兵

  与中国海军的成长之路

  中央军委这次在南海海域举行的阅兵,对于和平时期的中国军队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它能提升民众对军队建设的关注、统一建军思想和促进军队战斗力生成,并向国内外展示装备建设的最新成就。

  不少外媒推测并炒作本次阅兵的时机和目的,实际上属于过度解读。中方在此次阅兵的安排上显然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走,不可能是为了应对美国航母打击群到南海,更没有炫耀武力的成分。很大程度上,这是中国海军为促进自身军事力量发展、展示军改成就而进行的阅兵。事实上,中国已经犯不着通过阅兵来展示力量、回击挑衅,因为本身中国的力量就摆在那里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海军建设的最新动态和基本情况也都有非常全面的了解。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2015年军改启动后,已经进行了三次大规模阅兵,但每次阅兵的场地和内容都不太一样。本次海上阅兵之前的两次大规模阅兵分别是2015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简称9·3阅兵)和2017年在位于内蒙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

  历史上,中国海军曾进行过4次海上阅兵式,每次都发生在中国海军建设和战略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着特殊的标志或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之际,第一次海上阅兵于1957年8月4日举行。周恩来总理受毛泽东主席委托,在青岛黄海水域检阅了海军部队。当时,中国海军还处于初创阶段,在检阅中担当主角的是北海舰队四艘从苏联进口的舰艇,分别是鞍山舰、抚顺舰、长春舰和太原舰,当时它们号称是人民海军的“四大金刚”。这次阅兵标志着中国海军初具规模、初显战力。

  1995年10月19日,中国海军在黄海某海域进行了一次海上战役演习,随后又举行了一场宏大的海上阅兵式。时隔将近40年的此次海上阅兵是建国建军以来海军动用舰艇和飞机种类最全、数量最多的一次海上大阅兵。它发生在中国海军大规模军事现代化的前夜,也是中国海军刚开始尝试从近海走向远洋、从黄水走向蓝水。

  十年之后,中国海军举行了第三次海上阅兵。2005年8月18日,中俄两国海军结束了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后,在青岛附近海域举行了盛大的海上分列式,由时任总参谋长的梁光烈上将和俄方总导演莫尔坚斯科伊上将联合检阅。当时正值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世界各地举行了多场海上阅兵。此次阅兵式规模并不大,但中国海军三大舰队精锐尽出,展示了军事现代化十余年来的成果。演习之后,广州舰、武汉舰、兰州舰、海口舰被军迷们称为人民海军的“新四大金刚”。

  2009年4月23日,中国海军在黄海举行了庆祝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检阅了海上分列式,中方25艘舰艇和31架飞机参阅,俄罗斯、美国、印度等14个国家的21艘舰艇也参与了阅舰式。此次受阅的海军武器装备全部为中国自行制造,标志着中国海军现代化成就初显,054A护卫舰、052C导弹驱逐舰成为其中的典型代表。

  从“黄水海军”到“蓝水海军”

  与前四次在黄海海域举行的海上阅兵相比,此次南海阅兵除了规模空前之外,还有如下特点:

  一是新式装备集中展示。一大批新型潜艇、水面舰艇、作战飞机接受检阅,中共十八大后列装舰艇占受阅舰艇一半以上。受阅舰艇中首次出现了航母、052D导弹驱逐舰、最新型大型登陆舰、舰载机等新式装备。

  二是体系能力受瞩目。此次阅兵,受阅舰艇按作战编组组成战略打击、水下攻击、远海作战、航母打击、两栖登陆、近海防御、综合保障等7个作战群。受阅飞机组成舰载直升机、反潜巡逻作战、预警指挥、远海作战、对海突击、远距支援掩护、制空作战等10个空中梯队。这标志着中国海军“近海防御、远洋护卫”的战略得到了极大实现,中国海上力量开始以作战集群接受检阅,充分体现了军改后海军体系化建设的成就。

  三是“蓝水海军”初成气候。此次海上阅兵,中国海军展现出了已经脱胎换骨的远洋作战能力。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间内,海军建设的策略是空、潜、快,有远洋行动能力的主要就是潜艇,水面舰艇的战斗力基本局限在近海。即便是2009年第四次海上阅兵,仍然带有较强的“黄水海军”色彩,没有航母、没有强大区域防空能力的驱护舰,能够进行远海活动且有一定战力的舰艇很少。

  如今,局面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的航母战斗群、052D导弹驱逐舰(装有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中华神盾)、054A护卫舰、空中编队等已经形成规模、形成体系,中国真正做到了可以在远洋有所作为,开启了“蓝水海军”时代。

  未来之路仍曲折漫长

  在中央军委此番于南海海域举行的海上阅兵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向中国海军提出了殷切希望,也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和使命。

  要履行好新的使命,中国海军未来之路仍任重道远,应坚持三大发展方向:

  近海远洋战略齐头并进。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战略界围绕中国海权战略和海军战略曾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大家对中国发展一支强有力的海军均不持异议,但在究竟是近海为主还是近海远洋同步发展的问题上分歧很大。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中国是陆海复合型国家,发展远洋海军既无必要,也不现实。

  然而,2011年“辽宁号”航母的下水和2012年以来052D型驱逐舰的批量建造用实际行动终止了这种争论。中国将同时发展近海防御力量和远洋作战力量,既要继续发展潜艇等非对称作战力量,也要发展航空母舰、远洋驱逐舰等世界一流大型水面舰艇。下一步,近海防御力量的建设关键是体系性和融合性,而远洋战略将进入一个全面大发展的时期。

  软件建设是未来重点。在全球范围内,从发展潜力、总体规模、技术水准和全面程度等多个维度来看,中国海军现在已是世界第二大海上力量。经过这些年装备建设的“井喷式”发展,在主战装备的制造能力方面,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硬件方面的能力远远超越了美国之外的其他海上力量。中国军工集团在船舶设计制造、舰载雷达和导弹等方面,已经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不过,在技术创新、合成化程度、人才队伍和作战经验等方面,中国海军的差距还很大,不仅远落后于美国海军,也落后于英、法等主要海上力量。下一阶段,中国海军的建设重点即在上述软件建设上。在装备建设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之后,这些“软能力”的建设和提升显得更为重要,也更为急迫。

  创新是走向世界一流的重要前提。迄今为止,目前中国海上力量的建设更多是追赶,即在军事技术、作战理念和力量合成等方面全面学习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在这个阶段,作为追赶者,中国海军创新的压力并不大。而当已知领域的技术和经验运用趋于完成之后,创新就变得格外重要。再往前走,中国和美国等西方海洋强国基本上在同一起跑线上,很多时候再无可参照对象,必须自己探索未知技术和战略战术。

  为了继续保持并扩大与中国等国的技术差距,美国正在推动第三次“抵消战略”,试图通过发现颠覆性技术,抵消中国在精确打击等方面的数量优势。为了应对中国所谓的“反介入与区域拒止”策略,美国正在酝酿新的作战概念,如“分布式杀伤”等。

  鉴此,中国如果满足于目前技术条件下的装备发展,必将在未来再次落伍,要想成为一流,就必须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通过自己的技术创新,形成能打未来之战的装备体系。同时,中国还需要在作战概念、条令和战法方面与时俱进,刚刚熟悉信息化和精确打击的中国海军,必须打破现有成就的束缚和羁绊,加快探索智能化、无人化和分布式条件下的新型作战理念和行动模式。

  中国海军进军世界一流的未来之路还将非常漫长,也必将十分曲折。所谓“十年陆军、百年海军”,在已经取得的成就面前,中国海军仍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谦虚谨慎、积极进取。

  (文/胡波 作者系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第15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4-11-29 07: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