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作业区处于陡坡,搜排手需系上安全绳作业。 关磊 摄 中新网南宁1月18日电(宋邦稳 黄克勤)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扫雷队18日提供的信息显示,中越边境新一轮扫雷行动重启以来,排除的地雷已有70多枚,向地方政府和边民移交雷场11个,总面积达11万平方米。 一个多月来,排雷官兵不畏雷场艰险,在六七十度的陡坡上作业,林密沟深,需要安全绳保护才能下到雷场搜排和安放炸药。 扫雷官兵背着爆破筒在陡坡爬行进入雷场。 关磊 摄 搜排手用小铲从地雷旁边一点一点轻轻拨开泥土。 关磊 摄 遗留雷场都是“硬骨头” 2017年11月27日,中越边境广西段新一轮扫雷行动启动。驻防广西边境的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担负了此次扫雷任务。 中越边境广西段虽然经过了两次边境排雷和一次勘界排雷,但现存的雷区仍然存在不少难啃的“硬骨头”。为加快推进边境扫雷行动进度,尽早扫除边境遗留雷患,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将扫雷任务分东西两线同步进行。东线主要负责广西东兴市、防城区、宁明县、凭祥市四个边境县(市、区)的遗留雷场扫除任务;西线主要担负龙州县、大新县、靖西市、那坡县四个边境县(市)的遗留雷场扫除任务。该排雷队将用近一年的时间,把广西边境8个县(市、区)17个乡镇仍遗留的53处、200多万平方米的雷场雷区彻底排除。 用爆破筒开辟安全通道 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东线扫雷队指导员陈为表示,此次排雷,采用了很多新技术和新做法。排雷队进行扫雷作业前,先对雷场进行爆破,清除植被,开辟安全通道,然后进行人工搜排。进行雷场爆破时,以前采用捆绑直列装药的方式进行,现在主要采用扫雷爆破筒。这种方法虽然成本较高,但作业过程快捷方便,作业更加安全,效率大大提高。 陈为介绍,爆破筒安放完毕后,由现场指挥长带一名经验丰富的官兵前去布线,给爆破筒安装导爆管和雷管安装。 这次排雷作业,排雷队使用的雷管有两种,一种是导爆管雷管,一种是电雷管,电雷管对电子产品比较敏感,高压线、信号塔产生的电流都可能将电雷管引爆。在作业过程中,排雷队需要根据扫雷现场的电磁环境来选择不同的雷管。如要使用电雷管爆破,现场的手机等电子设备都必须关闭,并卸下电池。 陈为介绍,排雷官兵所用探雷器为GTL511型新式探雷器,探测深度为50厘米,灵敏度很高,如果将灵敏度调到最高级,土壤里50厘米深的一根小铁丝都能探测到,由于地雷金属片较厚较大,土壤深度60厘米范围内的地雷,探雷器均能准确探测。搜排手需要将探头在可疑区域不停试探,根据警报声的强弱缩小可疑区域,再通过探雷针一点点地试探地雷的具体位置。 陈为称,为减少排雷工作对附近民众的困扰,排雷队会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在雷场距离居民和建筑物较近时,将采取TNT或乳化炸药,以减少雷场爆破给附近居民带来的影响。 陈为介绍,当前中越边境广西段遗留雷场坡陡林密,地形复杂,扫雷清障车和扫雷机器人等先进设备无法发挥作用,本次排雷任务,搜排工作依然只能靠人工完成。 搜排手安全绳保护入雷区 排雷官兵背着爆破筒进入雷区。 关磊 摄 排雷官兵使用的新式探雷器。 关磊 摄 在位于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境内的002号雷场,笔者看到,雷场爆破完毕后,担负搜排任务的搜排手穿好防爆服、戴好头盔后,一手握着探雷器,一手握着小铲和探雷针来到雷场坡顶,负责保障的官兵给搜排手系上安全绳,通过绳索从坡顶沿爆破通道索降到雷场底端,搜排手以爆破通道为起点开始逐寸土地进行搜排。 搜爆手携带了两捆小旗子——红色旗子和黄色旗子,搜排过程中确认安全的区域用黄色旗子标识,搜排到的可疑区域就用红色旗子标识。 突然间,探雷器发出了尖锐的警报声,排雷队三级军士长邢志明用探雷器探头小心翼翼地查探着可疑区域。确定可疑区域后,他用三面红色旗子标出了可疑区域,然后将探雷器放到身后搜排过的地上,用探雷针轻轻插入土壤,小心翼翼地靠近地雷,直到探雷针确认地雷的确切位置,再用小铲从地雷旁边10多厘米的距离上慢慢一点一点轻轻拨开土壤,地雷的边缘露了出来。 “报告队长,发现69式防步兵跳雷一枚。”邢志明大声报告。 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东线扫雷队队长王京随时命令,所有人员停止作业,撤离至安全区域,爆破手准备器材,准备将地雷就地销毁。 排雷队手牵手走过雷场 扫雷官兵手拉手走过完成作业的雷场。 关磊 摄 扫雷队移除清理完毕的雷区戒碑。 关磊 摄 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东线扫雷队指挥长黄太峰介绍,在排雷官兵完成雷场搜排作业后,要向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移交雷场时,有一个特别的仪式,即官兵在政府代表和老百姓面前,手牵手在雷场上走几个来回,向老百姓展示雷场的地雷已经全部搜排完毕。 黄太峰称,之所以以这样特殊的方式移交雷场,是因为排雷队对自己的扫雷技能有绝对的信心,排雷队要向当地政府和人民承诺,人民子弟兵不把危险留给老百姓,每一寸土地排雷队都已认真搜排,让老百姓亲眼看到这片土地上,每一寸都是安全的!(完)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