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美,故乡水
我在部队当兵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战士都喜欢吹自己的家乡美。江苏兵吹他们家乡的太湖如何烟波浩渺,江西兵吹他们家乡的庐山如何山奇、水奇,山东烟台兵吹他们家乡的大海如何波澜壮阔……而我总是咕嘟嘴:老家颍上,一马平川,既无山川之险峻,又无江海之壮阔,洪涝灾害不断,实在没啥好吹的,多少有点自卑。 我从部队转业回来,特别是当了记者,常回家乡颍上采访,走遍了颍上所有乡镇,对家乡有了深入了解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的自卑是毫无道理的,家乡还是很美的。 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家乡的美就美在水上。你瞧,南有淮河、北有颍河,淮河、颍河的支流纵横交错。焦岗湖、灵台湖、八里河、邱家湖、代家湖……星罗棋布。潘冲、三道冲、张泊渡、王泊渡、润河集、杨湖镇、江口集……全县带水字旁的村庄、集镇比比皆是,而这些带水字旁的村镇全都以河流湖泊为邻。 浩浩浩荡荡的淮河水和古老的颍水像乳汁一样哺育出颍上县灿烂的淮河文化,花鼓灯、四句推子等民间艺术就诞生于沿淮一带,并造就了灿若群星的杰出人才。“相桓公,霸诸候,一匡天下”的春秋时期杰出政治家管仲,就出生于颍上县境内颍河右岸的管谷湾。司马迁史记中说“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鲍叔牙也是颍上人,是春秋时期齐国德高望重的大夫,晚年被封为相国,以知人著称。青年时与管仲是同乡好友,深知管仲的为人和才能,始终以礼相待,处处照顾,成为莫逆之交。后来人称颂高尚而亲密的友谊为“管鲍之交”。他分金、让贤的美德传为千古风范。战国时楚国的甘罗也是咱颍上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年方十二,拜位丞相。当代又涌现出东方美术史大师常任侠、全国知名作家戴厚英,以及两院院士郑守仁、陈国良、革命先烈茅延桢、诗人阿红等一代名流。(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水系发达,水脉旺盛,本是好事,可是也给颍上人民带来过无数次的灾难。解放前的100年中,洪水泛滥了49次,淮河水浸吞了沿河的村庄和田园。建国后的54年、75.8大水,也曾将沿淮村庄淹得房倒屋塌,但是勤劳勇敢的颍上人并没有被洪水吓倒,而是愈挫愈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颍上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敢想敢干,硬是在一个个荒湖滩上办起了旅游业。特别是八里河的变迁更是一个奇迹。八里河两岸有这样一首民谣:“八里河,河八里,刮风下雨过不去。一只破船摇呀摇,站在岸上干着急。”1990年11月,八里河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用1300多辆板车,经过两个月的苦干,完成土方16万方,建成一条长2公里、宽20米的闸坝结合的大桥。紧接着又在湖滩上建起世界微缩景观:凯旋门、宙斯庙、德国教堂等。还建起了百龙亭、苏式园林、白角寺、青松岭、烟雨台等,八里河水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特别是到了秋冬捕鱼季节,湖面上万鸟翔集,雁飞鹤舞,蔚为壮观。如今天这里是全国知名的风景区,每年吸引着全国数十万游客,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到这里参观视察。 两年前,我到广州旅游,遇到一位颍上老乡,我原以为他是来广州打工的。原来他是在广州卖大米的,他自豪地告诉我:“外地的米我一斤都不卖,只卖颍上大米。”在他的米店里,我看到米袋子上果然印着“南照大米”、“八里河大米”等字样,我问他生意怎么样?他说:“供不应求。”我问:“为什么?”“水质好,米饭香,好吃呗。”由于颍上县40%的土地属湖洼地,种旱粮不保收,大部分种水稻,除此之外,种藕、种菱角、种杞柳、种芦苇……,水中取财。盛夏时节,当你来到颍上八里河、焦岗湖,沿湖漫步,那满湖的粉红色的荷花、紫色的菱角花、金黄色的鸡头米花,让你看到生态的美,水乡的美。 颍上县还有一处让人称奇的古井,即江店镇双集古井,相传为魏晋时竹林七贤所掘,井水甘甜,过杯口而不溢,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用古井水沏出的茶风味独特,茶沏数遍,其芳香不变,沁人心田。双集回民村现有茶馆、茶社20多家,当地群众忙时耕种,闲时品茶,怡然自得。 在阜阳城的各农贸市场的鱼行里,常常听到这样的吆喝声:“八里河的鲜鱼”,“焦岗湖的螃蟹!”“南照集的虾!”他们一口地道的颍上话和新鲜的鱼虾,吸引着顾客争相购买。因为这些家庭主妇们吃惯了颍上鱼,无污染,味道鲜美,加上颍上人实诚,不短斤少两,他们买的放心。 “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庐山中”,家乡如此之美,我原来竟没有感觉到。前几年我到北方旅游,看到一片片沙漠,光秃秃的,寸草不长,想想家乡那一望无际的水稻田和满湖的荷花;看到公路两边稀少的树木,想想家乡公路两边的参天大树和掩映在树林中的村庄;越看越想越觉得家乡美。 由于气候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多,我国北方乃至世界不少地方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能源的短缺,而我的家乡颍上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又有丰富的煤矿资源,已成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平原旅游县、煤电能源城,正由国家级贫困县向安徽十强县转变。相信未来的颍上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安徽省阜阳市阜阳日报社闫振田)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net/subject/3955376/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