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新政:滴滴重回地下营运 放弃京沪5
目前公认的两家巨头,腾讯和阿里,也是唯二成功的两家企业。阿里的电商业务曾经遭遇过的监管压力比今天的滴滴大得多,“电商收税”、“假货”问题反复很多次被工商总局等监管部门捡起来又放下,蚂蚁金服今天能有600亿美金估值,背后也与央行不知明撕暗撕了多少次。阿里是克服了这些困难,也才能够有今天的江湖地位。 腾讯也是一样,微信与工信部、三大运营商的博弈,今天回头看仍称得上惊心动魄。而腾讯今天另一条主线业务,游戏和内容,也是穿越了“防沉迷”、“毒害青少年”等等社会舆论和监管泥潭。 ![]() 在面对监管时,滴滴的表现与阿里、腾讯的差距很大,反倒是更像当年的盛大。陈天桥的娱乐生态梦碎在盛大盒子上,据说当时广电系统给盛大的说法是“电视屏是我们用来做社会宣导的,不允许你们来赚钱”,这与今天交通部门给出的“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大于舒适方便”的提法,很有相似性。 滴滴则也和当年的盛大差不多,在政策出台前,不能够施加什么影响力;在政策出台时,也看不到太多的应对措施。你可以说滴滴所在领域特殊、运气不好或者还不够强大,但如果滴滴最终败局,我们看到的就是阿里赢得了互联网+零售,腾讯赢得了互联网+通信;而盛大输掉了互联网+电视娱乐,而滴滴未能赢下互联网+公共出行。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