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刚刚国产飞机首飞成功!而这位默默无闻的老人,其实早就造出了国产飞机,真相被尘封了40多年! 就在刚刚过去的几天前, 传出一个沸腾全国的好消息: 第二架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 这一次,C919大飞机的首飞, 比第一架飞得更高,更快,更远, 见证了国产大飞机的又一次进步。 而当我们听到这个消息时, 脑海里立刻就想到了, 这样一位中国老人。 他是新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 早在40多年前, 他就已经让中国第一架国产大飞机, 翱翔蓝天,逐风万里,震惊世界! 可不久后, 这架国产飞机和他自己都销声匿迹了, 成为了一段被尘封的历史, 其中的真相被掩盖了40多年! 他的真实故事,今天终于可以说了。 他,就是程不时 1930年,他出生于湖南醴陵, 母亲是教师,父亲是一位机械工程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的童年, 是在漫长的“逃难”岁月中渡过的。 他曾亲眼看到日军飞机, 对中国土地、百姓狂轰滥炸和屠杀, 日本驾驶员还故意把飞机飞得很低, 气焰极其嚣张。 他也曾亲眼看到飞虎队, 和日本敌机在空中搏斗, 那时小小的他, 心里就默默许下了这样一个飞机梦: “如果我能设计出威风的飞机, 把侵略者赶走该多好!” 之后,为了心中的梦想, 他每天勤学苦读,高中毕业后, 毫不犹豫地就报考了清华, 因为清华是中国第一所, 建立航空工程系的大学。 带着满腔热情,他迈进了清华园, 可刚进清华,他和其他新生, 就被泼了一盆冷水, 清华航空系系主任对他们说: 中国航空事业发展势头很微弱, 学航空的学生毕业后, 很难找到合适的职业。 听到这样一番话, 很多同学都纷纷转到其他院系, 成绩优秀的他却执着地留在了航空系, 哪怕全班就剩几个人,也毫不动摇。 而他除了热爱航空,也十分喜爱音乐, 小提琴非常拿手, 绝对是个多才多艺又帅气的清华才子。 新中国成立时,开国大典之夜, 游行队伍要点亮各种灯笼, 通过天安门前,形成一条长长的火龙。 他和系里的同学们制作了一架飞机灯, 当天在天安门前大放异彩, 街头游行时,无处不受到热烈掌声, 突然,有人对着他们高喊: 清华学子们, 希望你们以后设计出真的飞机来! 走在队伍前头的他, 不禁喉头哽塞,热泪盈眶…… 1951年,航空工业局成立, 当年毕业的他刚巧成为新中国第一批, 被分配到航空领域工作的大学生。 然而,那时的中国, 他虽是恰逢其时的进入航空工业局, 可从事飞机设计事业却是生不逢时! 那时,中国航空工业主要依靠苏联, 连落后都称不上, 可以说是根本就没有起步。 中苏关系恶化后, 中国航空工业被迫走向自行设计。 1956年, 在祖国航空事业最缺人才的时候, 年轻的他勇敢地站了出来, 临危受命,担任起: 中国“第一飞机设计室”总体设计组组长, 满腔热血的他,全身心投入带领团队, 做出了一系列令国人瞩目的成果: 1958年,新中国自行设计的,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教1飞上蓝天, 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喷气式时代, 那时的他才年仅28岁。 1959年, 超音速强击机强-5也翱翔于蓝天, 之后的10多年,初教6、歼教6, 战斗机强5等优秀的国产经典机型,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 他凭借着聪明才智和忘我的付出, 做出了中国人自己的飞机! 中国第一架自行研制的喷气式飞机歼教1(1958),右三为程不时(时年28岁) 可尽管他做了这么多, 当时中国飞机还是被西方瞧不起, 外国媒体甚至嘲讽地说: 中国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鹰。 周恩来出国到欧洲, 可中国没有大型客机给他用。 陈毅元帅也曾深有感触地说: “我这个外交部长, 出国不能坐自己的飞机, 地位就与别的国家不同。” 这些都深深的刺痛着中国人, 无论如何, 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大飞机! 1970年,毛主席亲自下命令, 调集全中国所有航空技术人员, 中国制造自己的飞机刻不容缓。 于是神秘的708工程正式启动, 中国开始了研制自己的大飞机, 这是让整整一代航空人都魂牵梦萦的“运10”。 而他, 就是中国第一架大飞机运10的副总设计师。 当时新中国物质条件还很落后, 陆续抵达上海的技术人员们, 最初住在飞机修理厂招待所里, 很快招待所就住不下了, 就将一家学校的校舍腾出了一间, 给飞机设计师们当宿舍。 当时他一家6口人, 挤在11平方米的小房子里。 设计组的办公条件也十分艰苦, 办公室太小,他们只能把食堂, 当成了办公室, 把一张张饭桌拼成一张大桌子, 食堂开饭,就将图纸收起来, 吃完饭后,再摊出来继续干。 那时夏天蚊子多, 技术人员们连长袖衣服都没有, 就用报纸把手脚包起来, 然后继续画图工作。 如此简陋的生活工作条件, 他却没有任何怨言, 带领设计成员卯足劲地干, 即使在文革时期,也毫不退却。 物资条件差,资金缺乏也就算了, 当时西方更是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没有先例可循,没有专家指导, 中国想自主研制大飞机, 真的是难于登天。 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 极具智慧的他, 所运用的方法和技术, 在当时居然是世界一流的。 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计算机数字化设计, 他早在30年前就在使用了。 那时国内计算机奇缺, 只有上海计算中心有, 可因为这稀有的计算机, 还有很多其他用途,只能共用, 而他申请到的时间, 是在午夜和凌晨使用, 可他却很满足的说: 只要能用到计算机就行! 于是他便争分夺秒地研究, 日夜颠倒地去干。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竟带着大家, 前后一共编写出了100多个计算程序, 这些宝贵的经验,被他记录下来, 后来成了经典教科书,被大学选作教材, 在中国航天大学使用了长达10多年之久, 并被推广到航空航天系统。 精心设计,历尽艰难, 十年磨一剑, 这项近乎神秘的巨大工程终于圆满完成。 1980年9月26日, 中国自主设计的运10大客机一飞冲天! 所有人无不欢呼雀跃, 他也激动得泪流满面, 他的飞机梦终于实现了, 中国的飞机梦也终于实现了! 运10证明了,我国拥有, 自已设计制造大型飞机的能力, 成为继美、苏、英、法超级大国之后, 第五个掌握制造100吨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 这在当时,80年代初, 中国已令全世界震惊! 程不时与运10首席试飞员王金大飞行在长江三峡上空 而更让世界震惊的是, 运10的研制费用总计才5.8亿元人民币, 而西方研制一架民用大型客机的费用, 一般是15-20亿美元。 中国大飞机在有限资金的情况下, 后来者居上,在许多方面赶超西方, 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运10飞机的研制采用了近百项新材料, 一百多项新标准、新工艺, 使我国获得研制组织工作的宝贵经验。 更重要的是机体国产化率100%, 它的研制还突破了苏联飞机的设计规范, 是我国第一次参照, 世界标准适航条例研制的。 最重要的是, 在整个研制过程没有依赖过一个外国人。 当时英国路透社就发表评论: 在得到这种高度复杂的技术时, 再也不能把中国视为一个落后的国家了。 《世界经济导报》外刊评论: “运十飞机研制成功,使中国民航工业, 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缩短了十五年。” 就连竞争对手也对运10十分赞誉, 美国波音公司总裁说: “这是中国人完完全全的自主实践。” 之后,运10进行了一场壮观辉煌的试飞, 几乎飞遍了中国的东西南北。 特别是当时西藏遭受天灾, 需要运送大批物资, 本是试飞的运10紧急受命, 先后7次飞越世界屋脊, 为西藏人民运去救灾物资。 从1980年9月26日试飞至1985年2月, 总共累计试飞130架次,170飞行小时, 身为副总设计师的他, 自豪地对全世界宣布: 运10成功,没有发生过任何问题! 可不久后,运10就陨落了, 国之重器惨被扼杀, 这是一段中国航空人, 不堪回首的黑暗岁月! 这其中原因究竟为何? 说法不一,扑朔迷离, 有人说:运10是, “张春桥的飞机”、“四人帮的飞机”, 还有崇拜西方的经济学家开始倡导: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更有很多人就是根本不相信: 中国人能自己造飞机。 ...... 当年就在运10成功后, 马上可以投入量产之时, 运10最终被联合绞杀的理由竟是: 没钱买油。 即使现在向程不时问起: 当年运10为何停飞? 他仍然心痛得难以启口, 只是会反复地说:“没有钱买油”。 可这油贵到离谱吗? 他当时上报的油费, 仅仅3000万元人民币啊。 这真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结果, 当时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客机, 价格至少都在1.5亿以上, 而3000万还不及这价格的五分之一。 我们中国人自主研制的大飞机, 就这样当年因为区区3000万终结了! 付出10多年的心血和智慧, 才造出的飞机落得如此下场, 他心如刀绞,却无能为力。 他的团队也被迫解散, 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也完全丢了。 有些同事找不到事干, 落魄到只能编上海“交通手册”来养家糊口, 编完手册,这些顶级的飞机设计人才, 还得跑到街头卖自编的手册, 当年运10总设计师马凤山, 更是在百般忧愤之中抑郁而终。 而他自己呢? 这位新中国航空事业的第一批开拓者,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超音速歼击机的设计师, 运十的副总设计师呢? 他提前4年就退休了, 之后蜗居在不足50平方米的房间, 过得一贫如洗。 他本可以转行,凭借他的智慧和知识, 总可以改善一下自己的处境, 可他却怎么都不愿意, 没有运10了,他就不停的写, 关于中国航空的科普文章, 在陋室中,始终做着当初的飞机梦。 他家的墙上一直挂着运10的照片, 壮志难酬,盛世苟活, 郁闷的心情实在无处发泄, 每当此时, 他就拿出小提琴,拉上一曲。 他自己的命运不算什么, 可让他痛心的是,运10被扳倒后, 中国就再也没有国产飞机, 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倒退了整整四十年, 而美欧的飞机趁此机会, 挤满中国蓝天,赚得盆满钵满。 运10下马后,1985年3月31日, 上海航空公司就和美国麦道公司, 在大型喷气式客机的协议书上签字合作。 之后中国开始利用美国技术, 建立自己的民用航空工业, 但是事实上, 美国从来就不想真正去帮助中国, 尤其是关键技术, 根本不可能开放给中国, 我们丧失了研发自主权, 成为了外国飞机的生产车间。 而据中国民航局官网的数据, 截至2012年底, 中国自美国进口波音飞机共1245架, 估算贸易金额约1056.1亿美元。 除了波音,还有空客, 到2011年,中国先后进口空客717架, 再加上2013年奥朗德访华, 中国一口答应进口空客100架 …… 有人做过计算,用崭新的百元面额, 最高的钞票堆起来,中国买外国飞机的钱, 已经比上海金茂大厦还要高, 不只是金茂大厦,比十座金茂大厦要高, 不止是十座,比百座金茂大厦要高, 已经伸入太空里头去了, 像孙猴子的金箍棒一样伸到太空里了。 这些钱如果用在我们国内, 能带起多大的文化的兴起, 技术的兴起,工业产业的兴起! 可尽管如此,许多人还是坚持认为, 用美国人的飞机比较光彩。 甚至有人提出,中国出售几亿件衬衣, 去换回一架外国飞机。 可曾经中国的卑微姿态,换来的却是, 西方人在中国人面前的趾高气扬, 曾经有些国际航空会议,开到一半, 主持人就宣布:中国人请离开这里, 因为下面要讨论的, 是你们不能掌握的东西。 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气, 这是中国避不过去的现实之痛! 直到2007年, 在程老等一批老航空人的不懈努力下, 中国大飞机研制重大科技项目, 正式重新立项, 尘封多年的中国飞机梦才再次启动, 它的名字就是C919。 而他再次成为专家组成员, 开始重续中国大飞机之缘。 而这时的他,已经77岁高龄了, 有人质疑他年龄大了,脑子不行了, 还有人跳出来说:“停了这么多年, 你还造得出大飞机吗?” 而他的回答却豪气冲天: 你要知道,‘运十’研制的时候, 我们中国是停了五千年,没有干过大飞机, 这开天辟地第一次我们也干成了, 五千年没有干成, 现在停了26年,为什么就干不成?! 对方顿时哑口无言。 之后2010年,C919初步设计完成, 它继承了运10的总体布局。 2015年C919首架机,总装下线, 还没有首飞,C919就获得了235架的订单。 2017年5月5日, 中国国产大飞机第一架C919首飞成功! 2017年,12月17日, 中国国产大飞机第二架C919首飞成功! 它们再次唱响了中国人, 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胜利凯歌。 从70年代运10立项,弹指一挥间, 47年过去了,中国大飞机梦, 走得如此曲折,如此艰难。 当天在首飞现场的他,老泪横流, 有人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激动, 他深情的说: 在我们上海的飞机制造厂里, 现在还摆了一架-10在那里, 旁边有一块巨石, 石头上铭刻了四个大字,叫永不放弃。 我体会这个永不放弃, 不是永不放弃这架飞机, 而是永不放弃中国, 要冲击科学技术的高峰、高端。 和草草退出历史舞台的运10不同, 这次C919是幸运的, 它真的可以像它的名字一样, 长长久久地翱翔在中国上空, 守护这片古老而伟大的土地。 而在他的生命里, 该来的航班总有太多次延误, 前半生在争分夺秒, 后半生在慢慢等待, 等待的时间逼近了, 近乎他整个生命的跨度, 可他却比任何人都有继续等待的耐心。 他是程不时, 曾经生不逢时,却无愧这个时代, 他的一生与国家命运相系, 他的人生与浩瀚碧空相伴, 一路走来,没有鲜花, 没有掌声,默默无闻, 陪伴他走过日日夜夜的, 只有一盏盏孤灯和一颗爱国心。 有多心酸,唯有蓝天作证。 从青葱少年到饕餮老者, 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航天, 如今国产大飞机飞驰于蓝天中, 是他对祖国最深情的无声告白。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 他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 一穷二白的年代, 他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他正如驶入苍穹的大飞机, 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人贵自立,国家也是如此, 正是因为有他这样为祖国付出的人, 才有今日中国,在世界挺起的胸膛! 鲲鹏翱翔九万里, 正是中华腾飞时! 他是当之无愧的国之栋梁, 他真正值得举国上下, 所有人的致敬和点赞! 程不时:大飞机之梦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