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系发动机诸多产品和发展案例值得中国借鉴 【环球网军事-航空报道】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是促进航空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类航空史上的每一次重要变革都与航空发动机的技术进步密不可分。近日,由航空工业出版社、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联合主办的“苏联/俄罗斯/乌克兰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启示”主题交流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本次交流会藉由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苏联/俄罗斯/乌克兰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一书,联合多位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及出版人员,对作为世界航空工业四强之一的苏联/俄罗斯/乌克兰长达百余年的航空发动机发展进行探讨与交流。 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对飞机的性能有着最直接的影响,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的成立也体现了我国对航空发动机发展的重视。通过对苏系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与总结,追寻其发展的足迹,探寻其航空发动机发展的内在规律,分析借鉴其经验与教训,将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苏联/俄罗斯/乌克兰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的主编彭友梅对苏系发动机有着深刻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尽管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在一些方面是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从整体上看,苏联、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能力仍处于世界第二的先进水平,有着不同于欧美的特点,我国要融会贯通,集百家之所长。 彭友梅认为苏系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至今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路程,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算起总体上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17-1945年,属于创建和成长时期,前苏联的航空发动机工业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从一无所有到基本赶上西方国家的步伐。产品以活塞发动机为主,这支持了苏联红军取得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第二个时期是1946-1990年,为高速发展的时期,各型军民用燃机全面发展,能够独立研制和生产的品种众多,航空工业发展的比较系统完整,成为世界唯一可以挑战美国的航空动力强国。第三个时期是自1991年至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苏联的航空工业几乎全由俄罗斯和乌克兰继承,其中俄罗斯占85%,乌克兰占15%。其航空发动机发展一度随着经济形势落入困境,之后随着一系列改革而逐渐复苏,并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强大的基础与多年的经验仍使苏系发动机跻身世界前列。 苏系发动机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其政府对航空工业和航空发动机的高度重视,即使在卫国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也要力保航空发动机的研究成果。其次,苏联高度重视科研结构和条件的建设,很早就建立了高等院校培养专业人才。各知名设计师都拥有自己的设计局,每个设计局都要自己的风格,通过对各种方案制作原型机并进行大量的实验,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储备,即使很多试验并不成功,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另外,苏系发动机的发展充分结合了其自身国情,重视综合实力。不同于英美把航空发动机做的像工艺品般精美,苏系发动机抓住主要矛盾,不要求技术都样样先进,突出不同需求的特点,讲究简约耐用。同时也强调自主创新,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苏联开始也是购买英法国的航空发动机,但经过一轮仿制后就立足自行研发,不是一味地仿制。 北航的洪杰教授表示,航空发动机是一个系统的多学科产物,其涉及的领域比较广,但要做就要搞最好的。目前来讲,美国的发动机产业很发达,鲜有人及其项背。缩小与行业先锋的差距是我们的工作目标,这是目前急需攀登的一座高峰。为此需要借鉴与学习国外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经验,但不能过于单一与片面,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我们都应学习与参考。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发动机系马德裕教授强调,装备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优劣程度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别人技术的时候,要从使用的角度不断思考,了解原设计者的想法与考虑的因素,在航空产品上要解决哪些问题。同时要不断从客户的角度看待自身设计的产品,力争在出厂前解决大多数问题,减小使用的负担,获得良好的效益。 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著名专家,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陈光教授通过自己的研究经历阐述了苏系发动机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就强调了经验的重要,苏联航空业的发展也是通过不断地学习与积累得来的。斯大林在二战时下死命令让航空工业部仿制美国的B-29轰炸机,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首飞。俄罗斯图-95轰炸机用的NK-12发动机,是苏联在1950年设计,历时一年研制出来的,利用了当时德国的高技术人员,学习了他们的技术与经验。对于航空发动机的研发而言,经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吸收苏联航空发展过程中取得的一些经验教训,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 苏系发动机凭借其历史优势和良好的性能,在当今的世界发动机领域依旧占有重要的席位。从实用性、稳定性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考量,苏系发动机的诸多产品和发展案例值得我们系统地借鉴和学习。毫无疑问,它会给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以启示,因此有效地吸收和利用苏联、俄罗斯、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发展的宝贵经验和研发、工艺、生产的能力,对我国在航空发动机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鸣谢:《国际航空》 马元)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