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村:如今一年收入680万!习总书记亲自考察! 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因首先实行“大包干”而闻名全国,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1978年末,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在大包干协议上按下了红手印。小岗村的大胆改革,推动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广。从1978年到今天,小岗村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如今在新时代,小岗村又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呢? 大包干带头人土地集中流转农民变股东 今年74岁的严金昌,是当年小岗村大包干按手印的带头人之一,这家以他名字开办的金昌食府成为小岗村生意最好的农家乐。很多来小岗村旅游参观的游客,都会选择到他家的饭店吃饭。吃饭之前,游客们纷纷和严金昌合影留念,严金昌就像导游一样,向游客讲解当年大包干的真实情况。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这是2016年4月25日习总书记到小岗村,到我们家,在门口拍的。 2012年小岗村实施“两年大变样”工程,沿街的房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资金来源由政府补助和村民自筹相结合。房子建好之后,依托小岗村的旅游资源,严金昌家里开了以农家菜为特色的农家乐。包括前面大厅和后面的包间一共有十多张大餐桌,一年的纯收入有十多万元。 随着小岗村旅游的发展,前来参观旅游的客人越来越多,严金昌准备再增加一些包间,同时在楼上装修几个房间,作为农家乐住宿的地方。 严金昌家里原来有30多亩土地,都分给了五个儿子,去年孩子们都拿到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土地承包合同书,这些土地以每年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村集体,村集体则给他们发放了集体资产股权证。 严金昌:拿土地入股,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股份,农民变股东。 有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股权证,严金昌的孩子们可以拿租金、分红利,土地真正变成了农民增加收入的资产和资本。 在严金昌家的后面,是一片石榴园,这片石榴园里就有严金昌家的十多亩土地。2014年这里的50多亩土地都流转给一个山东老板,专门种植新品种石榴和金银花。身体还很硬朗的严金昌被老板聘用,负责石榴园的日常管理,每个月有2000块钱收入。 在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里,严金昌指着一张照片告诉记者,这是后来开始宣传大包干精神之后,他们十几个带头人于1980年合了一张影。 1978年,包括严金昌在内的十八位村民,冒着极大的风险,按手印签订了“生死文书”,最终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在距离大包干纪念馆不远,还保留着一栋1978年之前的茅草房,如今已经成为小岗村的一个景点,帮助游客了解当年的小岗村。 严金昌:这就是我们当年都住这种房子,上面盖的草,下面是泥巴垒得墙,上面盖得草,过去没有钱,在大包干以前,小岗村没有一块砖,没有一片瓦,家家住的都是茅草房。 在茅草房的里面,摆放着当时村民家里的全部家当,这是1978年以前小岗村的真实写照。大包干以前小岗村是凤阳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代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正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严金昌他们才秘密按手印,把土地分到各家各户。 实行分田到户之后,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1979年小岗村实现了粮食大丰收,打下的粮食不仅填饱了肚子,还能有一部分收入。这栋建于1985年的砖瓦房,就是小岗村民有了收入之后盖的新房子。 严金昌:1979年干了一年整个就解决了温饱,并且家里都余了两个小钱。到1985年家里有钱了,由原来的草房子变成瓦房了,那个时候很先进,家里搞得亮堂,砖瓦结构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看到,1985年之后,村民家里的家具摆设有了很大变化,梳妆台、写字桌、缝纫机、电视机开始进入到村民家中。 严金昌:现在瓦房变成楼房了,小岗村在一天一个变化,你看在小岗村整个的都是同一个规划、同一个建筑,家家住的都是一样的房子,家家都有小轿车。 不用农药化肥,不用除草剂 小岗村鸭稻米价格翻5倍 三十九年前,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对增加粮食产量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地包产到户、分散经营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耕地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地块分割,农业机械和科技难以开展大面积作业,严重影响土地的收益和效益。为了提高农业效益,小岗村又把分到各家各户的土地再一次集中起来。 程夕兵是小岗村的种粮大户,包括流转租赁和承包管理的耕地一共有590多亩。由于连续两个多月没有下雨,已经种了二十多天的稻茬小麦到现在还没有出苗,程夕兵心里有点着急,赶紧到地里抽水进行浇灌。 按照小岗村的规划,2018年要把水利工程修到这里的高岗上,到时候小岗村90%以上的土地都可以引水浇灌,能够做到旱涝保收。程夕兵耕种的这块旱地,一旦有了水,就可以种一季水稻一季小麦,提高土地的收益。 为了提高种粮的效益,小岗村与安徽科技学院合作建设了小岗现代生态农业研究所,专门划出65亩土地,用于建设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目前他们正在开展鸭稻、虾稻等循环生态农业种植技术的研究。 种粮大户程夕兵:现在这一块就是讲有机稻,做的是有机稻,这四个棚子是养鸭的,里面是不用化肥,不用化学农药,不用除草剂。 不用农药化肥,不用除草剂,水稻生长全靠这些驯化的野鸭。一亩地只要放养10到15只鸭子,就可以靠它们吃掉田里的杂草,同时鸭粪还是很好的有机肥。在试验田里还安装了诱虫设备,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虫子尸体,这些虫子可以用来喂养鸭子,这样等到鸭子长大的时候,还能增加一份收入。 程夕兵:水稻栽插一个星期,这里面鸭苗就要放进大田了,到杨花灌浆期的时候,鸭子也就育肥出来了,这样的话鸭子可以出售了。 程夕兵种植的普通水稻加工成大米之后,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只有2块多钱一斤,而这种有机大米的销售价格接近10块钱一斤,同样一亩地可以增加几倍的收入。程夕兵打算明年在流转的土地上试种一些鸭田稻。不仅如此,程夕兵还在建设一个粮食烘干和仓储为一体的加工厂,两台烘干设备已经到位,再也不怕刮风下雨,而且也能保证粮食质量,水分杂质都达到国家收购的标准。 程夕兵还有一个计划,打算在烘干仓储厂房正常运行之后,再建设一个粮食加工厂,拉长粮食生产的产业链,提升农业种植的附加值。 程夕兵:这样走向市场,就地深加工,每一斤粮食最起码又要增加了10%左右。我们敢投入,下一步回报,我们心里也有底,这样我们建下去从种到收,从烘干、到加工、到餐桌,这样能保质保量的吃上放心粮。 酵素做农药小岗村民种植绿色蔬菜 户均收入8万元 为了提高农业效益,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小岗村和安徽农垦集团合作经营4300亩高标准农田,全面探索新的农业经营体制。而村里新一代的致富带头人周党之,则是通过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绿色有机蔬菜,带领大家致富。 这几天,正是小岗创先生态蔬菜种植合作社的黄瓜、辣椒上市的季节,外面的温度已经降到了零度左右,但是蔬菜暖棚里却是生机盎然。工人把采摘的黄瓜、辣椒装箱装袋,然后一个个称重之后装上厢式货车。负责人周党之把一袋品相不好、个头较小的辣椒专门挑了出来。 小岗村创先生态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党之:像这样在大棚边上受冻的,我们就不能弄到市场上去卖,这个我们就把它销毁掉了,扔掉了。 夜里十二点多,周党之拉着白天采摘的黄瓜辣椒等蔬菜,到六十多公里外的定远县城蔬菜批发市场进行销售。当周党之到达定远县城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多钟,借着路灯的光亮,周党之和工人开始卸货,他们把成箱的黄瓜和大袋的辣椒搬下来,摆放在道路边上,等待客户前来购买。到凌晨两点多钟,周党之的蔬菜已经售卖一空。 2014年,包括周党之在内的6户村民流转了100亩土地,成立了创先生态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发展现代农业大棚蔬菜。之后又有10户村民加入合作社,总共流转土地150亩,一共建设了92个小拱棚和12个冬季暖棚,2016年合作社收入100多万元,户均8万多元,作为最大的股东,周党之收入25万多元。 为了保证合作社的蔬菜绿色有机,减少农药的使用,周党之自己酿造了几十桶酵素,用来给蔬菜预防病虫害,增加营养。酵素的主要是卖菜剩下的、品相不好的西红柿。西红柿经过清洗干净之后切碎,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加上红糖进行发酵,三个月之后就可以给蔬菜喷洒使用了。 周党之:发酵过以后,它打到蔬菜上可以杀菌,它又是叶面肥,所以这个东西打上是无公害的,是很好的,我们这是可以饮用的,因为我们搞的干净、卫生。就像酒一样的,酸溜溜的。 周党之告诉记者,无公害蔬菜、口感、品质都要比使用化肥、农药、激素的蔬菜要好,为了达到生态绿色有机的种植过程,他们还从国外引进了高频振动传粉技术,来实现大棚蔬菜的授粉结果。 周党之:如果是用老的方法,那是有激素的,对人体是不健康的,所以我们是绝对不用的。 为了提高收益,周党之主要以反季节蔬菜为主,特别是过年前上市的反季节蔬菜收益最高。这些反季节蔬菜主要种植在暖棚里,每个暖棚的造价高达12万元,一年能够种植两季蔬菜。 周党之:像这样的西红柿还有一个多星期至十天就可以上市了,这个上市时候我们送超市是两块钱一斤,一亩半地来讲我们可以在35000块钱到40000块钱,全年的收入在60000元, 合作社的小拱棚不仅保温性差,而且抵挡大雪等灾害天气的能力差,所以收益要低一些,一年只有一万元左右的收入。今年周党之利用政府提供的一比一大棚改造项目,合作社投入56万元,政府补贴56万元,拆掉了30多个简易拱棚,新建了两个连栋式蔬菜种植大棚。 周党之:这个空间比较大,大机械可以进来工作,我这里面准备搞火龙果,它的效益比种植蔬菜又要高,我准备打造1万平米,现在盖好是接近7000平米了。 2013年底,小岗村率先在安徽省开始土地确权试点,目前小岗村耕地全部完成确权登记,全村已流转土地8800多亩,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的高效农业。2016年,小岗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68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69元,相比2012年的10200元,增长58.5%。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吴小林:打造现代农业平台,作优第一产业;打造工业园区发展平台,做强第二产业;打造乡村旅游平台,做大第三产业。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核心,提升我们小岗村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半小时观察: 2016年4月25号,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岗村,在这个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他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加强城乡统筹,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既是对小岗村的殷切希望,也为新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锋,同时,它地处中部,是传统的农业区,小岗村自身的特点很具典型性,是研究中国农村发展的极佳样本。从打破大锅饭的大包干,再到土地流转、合作经营,从注重产量的粗放生产到生态环保的绿色农业,在小岗村身上,我们看到中国农村近四十年发生的巨大变化,也看到了新时期、当年的改革者重新上路的脚步。小岗村日新月异的变化预示着,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正从美好的蓝图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变成现实。 为小岗村的创新致富点赞!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