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汐颜 这座城市,今年冬天的雪,来的尤其晚。昨夜阴云密集,像是有所预谋。天不亮,天空便洒下细密的雪花。初冬的第一场雪,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倾了城。 中午下班时,雪还在下。午饭后,站在窗口向窗外望了一会,雪依然有条不紊地飘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雪片,反而放大了许多;身姿委婉地随风自高处飘落,衬着天空的灰色调,天气,愈发显得萧瑟起来。 家务收拾停当之后,随手翻看手机微博;头条赫然醒目:“余光中逝世”。我心头一沉,因初雪而生的几分欢喜,顷刻散尽! 恍然懂了,这漫天的雪花不停飘洒,许是为铺陈一条洁白的路,让先生去往天国的行程更明亮!凝重的心,泪流不止!泪水晕开时间里的哀痛,心中那一抹淡淡的“乡愁”,忽而浓了;岁月深处的一份感念,如沐初雪,忽而白了头…… 对于余光中先生的印象,最初是课本上那首近乎人人皆知的《乡愁》: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那时的我,不谙世事风雨,“乡愁”不知愁,对于这首诗的理解,自然不够深切。只觉得忧而不伤,美的动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后来,光阴山南水北,自己有了独行的经历,知晓了生存的辛酸,再读这首诗的时候,才品出几分酸涩与苦味。尤其深刻开头那句:“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热血青春,在外漂泊奋斗的年月,无比思念家乡和亲人。感觉这段,就是为自己而写的。 岁月漫漫,时间累积,情感也于诗行中层层推进;一颗解读的心,更深切了极富张力的最后一句:“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首短诗,由开头个人经历的倾诉,到最后情感的升华,却是一种大写的爱!承载的是整整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我的人生,只是一个人寻常经历的小小缩影。就像那枚小小的邮票一样不起眼。而先生的人生,是一个时代,一段历史的缩影。时间,空间,地域,人情,以文字的形式,结构出一份深深的眷念,代表着千千万万海峡人隔岸而抒的思乡之情、回归之心! 乡情不忘,诗心悠长!我想,这就是人们对先生心怀敬意,对这首诗有着特殊情感的最大原因!也是世人、国人为之尊重不已的足够理由。 听说,余光中先生创作《乡愁》时,年仅二十几岁。《乡愁》,一首加上标点符号才133字的诗歌,从年少时的一枚邮票,到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未来的一方坟墓,那一湾长长的海峡,几个单纯的意象,就把海外游子绵长一生的乡关之思,描写的淋漓尽致!重复叠词的巧妙运用,使得其间情感一层层扩张、燃烧,逐步深意地感染了读者的思想与情怀,堪称立意绝佳的作品。 人的一生,会读很多好书,但能够一直完整记得、深刻理解的诗歌,没有几首。于我而言,《乡愁》,是其中一首。 远行千里之时,淡淡的乡愁,化在一首诗里。一个人的时候,静静品一杯乡愁酒,仿佛与自己的灵魂说心事,仿佛对着一位知己诉衷肠。那乡愁,不浓不烈,轻轻绕绕,绵味的不觉得苦了! 这许多年离乡背井的生活,这首诗,“初识不解诗中意,再读已是诗中人。”;这份乡愁,早已贯穿了我的灵魂,我的人生历程。我想,无论以后身在何方,它将会是我心头缠绕一生的美丽哀愁……· 这个特殊的日子,心底再次悠悠吟咏起这首诗歌,百感交集,泪水难抑! 这一场初雪,承载着某种使命,赋予季节一份庄重的意义。凝重的仪式感,肃默而动人。那份长久蓬勃的念,忽而,白了头! “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下面平铺着皓影,上面流转着亮银,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是否,冬雪真的是唯美的译者,存心把世界译错,好让他的离去多些安详,少些哀痛。如雪的一生,就像先生的《绝色》里写的:月色与雪色之间,他是第三种绝色。 相信,月色与雪色之间,是最光华的映照;比雪色更明亮,比月色更清朗…… ——2017年12月14日晚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net/subject/3952989/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