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当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 他用近乎失明的双眼目送火箭冲天

2016-11-3 23:00|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2| 评论: 0|来自: 中国青年报

摘要:   11月初,亿万人的目光聚焦海南,中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即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经历了今年6月长征七号首飞任务的考验,发射场的建设者们对再获成功更有底气。   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 ...

  11月初,亿万人的目光聚焦海南,中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即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经历了今年6月长征七号首飞任务的考验,发射场的建设者们对再获成功更有底气。

  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青年工程师周湘虎说:“我们发射场流传着一句话:面朝大海、仰望星空。大家心里都有股激情——我们将亲眼见证中国航天从这里走向更高、更远的太空!”

  说这话时,周湘虎抬头眺望远处矗立的发射塔架,似乎忘记了自己的两只眼睛已近失明。

  发射场地基下面,埋着一双创业者的胶鞋

  为适应我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求,2007年8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正式立项,工程代号“078”。

  当时,中国已拥有酒泉、太原、西昌3个发射场。选址海南文昌新建航天发射场,具有纬度低、发射效率高、射向宽、残骸落区安全性好、火箭海运便捷等优势,能够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求。

  不到30岁的周湘虎,被一纸命令从四川西昌调到海南文昌,成为“078”工程建设指挥部的一名助理工程师。

  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周湘虎,从一名工程营排长到机关参谋,已在卫星发射中心工作6年,可每次看到火箭在地动山摇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他总在心里默默问自己:这里头有我多大贡献?

  “千人一杆箭、万人一条枪”“分工没有高低、贡献不分大小”,这些道理始终说服不了那颗年轻的心——干,就要干大事!

  机会终于来了!

  “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化航天发射场!”单凭这一句话,就让周湘虎觉得浑身热血沸腾。

  海南文昌发射场区规划用地1.6万余亩,大部分被原生椰林、灌木丛林覆盖,沼泽、滩涂遍布,眼镜蛇、银环蛇等10多种毒蛇出没其间,红蚁白蚁成群结队,还有聚集起来像一团黑云似的蚊虫……

  周湘虎和战友们初来乍到,首要任务就是为新建航天发射场探路寻址、铺路奠基。这些看惯了蓝图、握惯了铅笔的工程技术人员,戴上草帽、拿起柴刀,每天在荆棘丛中趟路打桩,一寸一寸勘察场区地形地貌。

  一天的野外作业下来,他们个个都被蚊虫叮得满身包,被锯齿草划得浑身血口子,脸上脖子上大面积脱皮,脚上磨得大泡套小泡,血水粘住袜子,脱都脱不下来。

  勘测发射工位时,先遣组小分队途经一片湿地,周湘虎像往常一样闯在最前面。一脚下去却发现陷进了沼泽,他连忙提醒战友们当心,自己趴在草地上慢慢往上爬。

  折腾了好半天,人总算出来了,一双胶鞋却留在了淤泥中。我们今天来到发射场,看到的是平整的水泥场坪、宽阔的火箭转运轨道,可谁又知道,那地基下面,还埋着一双创业者的胶鞋!

  一年多里,周湘虎和战友们踏遍了发射场区的角角落落,完成了1.6万亩场区的勘察和数以千计的坐标点定位,为发射场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

  2009年9月14日,文昌航天发射场奠基开工,1号发射工位的塔架中心点埋下了第一块奠基石,“078”工程建设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工程建设指挥部的任务更重,周湘虎也更忙了。

  失去光明,对星空的仰望变成了心灵的守望

  2011年9月,正是发射场工程建设最紧张的时候。150多个项目接连开工,数千名施工人员齐聚文昌,打响了抢工期、抢进度、抢质量的攻坚战。

  周湘虎作为工程指挥部现场管理代表,一个人负责两座发射塔架的工程施工监理。

  9月初,发射塔架导流槽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量达到3000多立方米。根据工程技术要求,浇筑必须连续进行。那几天,周湘虎连续30多个小时铆在施工现场。白天,忍受着海边的强烈阳光刺激;入夜,忍受着施工现场的电弧光、高强度射灯连续照射。

  悲剧突然袭来——

  混凝土浇筑第三天,周湘虎突然感到头部一阵剧痛、眼前一片模糊。战友们把他扶到宿舍时,他的双眼只剩下微弱的光感。战友想把灯关掉让他休息,周湘虎竟然失声叫道:“别关!”他怕仅剩的一点光亮也会消失……

  部队紧急协调把他送到北京同仁医院,经过手术治疗,医生宣布:病人左眼已完全失明,右眼视力仅有0.04。

  那一刻,周湘虎哭了——这泪水,是他对未来生活的绝望,对妻儿老小的抱憾,更是对自己不能亲眼看到发射塔架拔地而起的痛苦。

  “虎子,你放心!部队和兄弟们会照顾你一辈子!”但他谢绝了部队领导安排他做室内工作的建议,再一次出现在熟悉的施工现场。

  既然上了工地,就要出力干活儿,不能给人当“包袱”。

  作为施工现场管理代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每天看图纸、记数据、查纰漏、保质量。周湘虎随身揣着一个放大镜,几乎要贴在图纸上才能看清那一条条线路、一组组数据。看上几分钟,眼睛疼得受不了,他就闭上眼睛在脑子里“过电影”,直到把图纸上所有内容都记清楚了再接着看。就这样,两个发射工位、摞起来1米多高的施工图纸,被他牢牢刻在了脑海里。

  当时,指挥部领导也曾担心周湘虎的身体状况无法胜任工作,甚至准备把他这个施工监理撤换掉。但经过几个月的慎重考察,大家感到,周湘虎离不开工地,工地更离不开周湘虎。他以自己的专业、敬业证明,他是发射塔架建设管理的最佳人选。

  今年6月25日晚8时,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新型运载火箭首次点火发射,新建航天发射场首次投入实战,中国航天在这场高难度考试中交出了满分的答卷。

  既“挑刺”又“补台”,这个“甲方”让人服气

  “078”工程建设,周湘虎所在的指挥部是甲方,其他几十家施工单位则是乙方。人们印象中,甲方提需求、定标准,总是高高在上;乙方抓落实、受责难,难免仰人鼻息。

  然而,在这里,甲方和乙方的关系却不是这样的。

  周湘虎说:“作为甲方,要履行好职责,不敢说对乙方的工作全都能上手,至少要做到很熟悉、很了解。”

  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两个发射工位距海边只有几百米,施工现场渗水严重、止水困难,周湘虎连续几周泡在齐腰深的积水里,研究岩壁质地,测量渗水速度,统计各种数据,与“乙方”一起摸索出新型施工工艺,不仅成功解决了难题,还填补了国内同类地质条件下施工止水的技术空白。

  2011年,发射塔架导流槽基坑开挖,要对基坑底部坚硬的花岗岩实施爆破。这种爆破精度要求很高,承担施工任务的“乙方”单位一筹莫展。周湘虎和战友们研究提出了预裂爆破与深孔爆破相结合的施工工法,不仅使问题迎刃而解,还为施工方节约成本400多万元。

  一个施工单位的老师傅感慨地说:“干了30年工程,还从没见过这样的甲方。别人是动口不动手,周工是亲自帮我们干。”

  为了确保发射场建设进度,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两个发射工位同步建设,20多家单位同时进场施工,工序工期“撞车”“打架”的现象时有发生,周湘虎把几十家乙方单位约到一起,商定科学的作业流程。

  根据排班计划,有的在正午、有的在半夜,有几家施工单位嘴上不说,心里总有怨气。周湘虎大手一挥,“只要有人施工,我就在现场陪着大家干。”

  有一次,他连续在施工现场盯了4天4夜,连吃饭都让人用饭盒送到工地。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施工单位的一致认可,从那以后,只要是周湘虎协调的事情,大家都服气。

  干起活儿来不分甲方乙方,较起真儿来周湘虎却从不含糊。

  两个发射工位数百个孔桩,最深的20多米,最浅的也有10多米。周湘虎穿着雨鞋,咬着手电筒,一个一个下到桩底认真检查,防止留下安全隐患。

  那些孔桩直径只有1米多,黑暗潮湿、缺氧闷热,周湘虎经常一爬出来就躺在地上大口喘气。战友们劝他不要这么拼命、要相信乙方,他说:“自己走到了、检查到了,心里才踏实。”

  发射塔架周围的避雷塔高100多米,是守护塔架安全的重要屏障。建成验收时,周湘虎一直爬到最高处,仔细检查螺丝是否紧固、防锈是否到位,从不放过一个疑点。

  看到接近失明的周湘虎在高高的避雷塔爬上爬下,在场的不少工友都润湿了眼眶。

  这些年,经周湘虎检测的钢筋达1.5万吨、混凝土9万多立方米、钢柱焊缝9000多米,没有出现任何纰漏;由他审核变更的工程项目经费累计达1000多万元,无一错算冒算。

  2014年6月,周湘虎负责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两个发射工位如期通过竣工验收,双双被评为“全军优质工程”。宗兆盾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4-11-22 04: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