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雪花如一朵一朵梅花开在树枝上;如一只一只玉蝴蝶飞到人家的屋檐上;最后落在大地上。冬天,已经悄悄来临。年味,已经悄悄降临。晨曦,花炮已发出“嗤嗤”声响。随着一声巨响;炸出一对大红灯笼挂在屋檐上;炸来几个鎏金大字贴在门楣上;炸成一个福娃笑着从门里走出来······村外的小路上全是穿着新衣服提着花馍走亲戚的行人。村里村外的空气里弥漫着令人陶醉的麦香。 花馍,俗称面花、礼馍,是陕西关中地区妇女用面制作的手工工艺品。相传,它起源于远古农耕时期。凡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喜得贵子、老人贺寿、家家户户都要用最好的面粉制作最漂亮的花馍寄托最美好的祝福。 记忆中,腊月一到乡下人便忙着准备蒸花馍。母亲忙着准备蒸花馍用的剪刀、梳子、竹签、毛笔、食用色素、红枣、黑豆、绿豆······从早到晚,父亲忙着准备蒸花馍用的柴火。在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父亲拉着麦子去村西头磨面。父亲在磨面时反复说:“这是过年蒸花馍用的面,一定要磨白一点!要不,可就要丢人现眼啦!”。 记忆中,每年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的上空漂浮着袅袅炊烟。整个村庄都被一种奇异的香气包裹着。家家户户已经开始蒸花馍。母亲在蒸花馍的前几天就把干酵母泡上,等干酵母泡好以后就开始和面。和好的面放进一个深口的大瓷盆里。北方的腊月天天气特别冷,母亲为了让面团发得快一些,好一些,常常将瓷盆放在煤炉旁。瓷盆上先蒙上一层白布,再盖上厚厚的棉被。深夜,我常常看见母亲弓着腰换煤球。第二天一大早,我看见父亲坐在大锅前生火。我坐在火炉旁边看母亲蒸花馍。母亲把昨天晚上放在火炉旁边的瓷盆端下,把发好的面团倒在案板上。母亲根据以往的经验在面团里加上适量的碱面,然后揉来揉去,直至碱面均匀面团光滑。母亲开始做每年走亲戚朋友必须拿的花卷和油角角。母亲先用菜刀把面团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再搓成一长条一长条,再擀成薄饼,然后撒上一点葱丝、辣片、花椒面、油、盐之类的调料,最后用手轻轻一拧,一朵牡丹花便出现在眼前。不大一会儿,案板上已是春天,已是鲜花盛开的世界。母亲指着案板上的花卷反问我:“你知道我为什么做花卷吗?”我摇摇头说:“不知道。”母亲接着说:“这叫牡丹花开富贵家。”母亲接着做油角角。母亲从揉好的面团里取下两个拳头一般大的面团,再揉成球形,再压扁擀平,然后在面片中央放上油、葱丝、盐之类的混合物,最后两手一合弯弯的油角角做成了。母亲说:“你看我做的像不像小牛的两只犄角?”我说:“像极了!”母亲笑着说:“你知道我为什么做油角角吗?”我半晌回答不出来。母亲说:“中国人多么像一头勤劳的老黄牛!正月天,走亲访友带上它,祝愿亲朋好友的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家里会富的流油!”母亲做的最拿手的是双鱼花馍。她从揉好的面团里取下两块碗一般大的面团,再揉成长条形,再把面团捏成鱼形,再在前面用剪刀一剪,鱼嘴出现了;再在后面一剪,鱼尾出现了;再用两颗红枣一压,鱼儿在小溪里快速游动起来。母亲指着一对鱼花馍说:“这叫连年有余。”母亲最喜欢做的是二龙戏珠花馍和十二生肖花馍。母亲先在案板上撒下一层厚厚的黄色玉米面,再从揉好的面团上取下一个茶壶一般大的面团,再揉来揉去,直到面团成了均匀的黄色。母亲用菜刀剁成大小不同的三小段。母亲先把其中两段揉成长圆形;再捏成龙的样子;再用剪刀一剪,龙张开大嘴好像要腾飞;再用一小段做龙的犄角和龙爪,再在碗里沾一点水,轻轻一粘;再用黑豆当做龙的眼睛,轻轻一按;最后在二龙中间放一颗红枣;二龙真的像是在云雾中嬉戏一颗红红的珍珠。母亲接着做十二生肖花馍。不大一会儿工夫,案板上全是面做的鸡、牛、羊、马、狗······母亲指着案板上的二龙戏珠花馍和十二生肖花馍说:“这些花馍是祭祀祖先用的贡品。你们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是龙的传人!你们要努力做一条腾飞的龙,而不要做一条小虫!” 蒸花馍有一道工序很重要----烧锅。一般来说,先要用大火焼,待锅四周围气冒园后,然后用小火焼,大约焼四十几分钟,花馍就蒸好了。这样蒸出来的花馍又大又白,又松又软,又好吃又好看。在揭开锅盖之前,父亲要用小碳铣盛着红红的碳火沿着锅台转一圈说:“列祖、列宗等花馍凉了以后,你们捡最白的最大的吃!”这时,整个屋子里雾气笼罩,香气袭人。我像是在云雾缭绕的天宫。宫殿的大门外,那一片片牡丹花开得正旺,公鸡正站在梅花树上伸长脖子,远处的山上早已繁花似锦,小猴子正在树上跳来跳去······等花馍凉了,母亲用毛笔沾上食用色素开始描绘。 我在前几天的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陕西关中地区的花馍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我很高兴。我仿佛看见乡下那些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农家妇女正在蒸花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net/subject/3951415/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