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黄紫玉在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活动。 黄紫玉:两岸关系40年,我在第一线 黄紫玉的身份很多,她是香港恒丰集团主席,也是紫玉山庄的老板,她是两岸三地多个社团的创办人及核心成员,是知名侨领的后裔,是唯一一位具有台商背景的全国政协委员,并见证了改革开放和两岸关系40年的变化和发展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行 阳光照进紫玉山庄别墅区的宽大玻璃窗,全国政协委员黄紫玉坐在靠窗的位置,给记者介绍她关于环保、两岸关系发展、反腐、依法治国等提案。采访中,有苍鹭、大雁飞过窗外,碧绿的湖水,绿头鸭和鸳鸯结伴游在窗畔前。
黄紫玉的身份很多,她是香港恒丰集团主席,也是紫玉山庄的老板;她是两岸三地多个社团的创办人及核心成员,是知名侨领的后裔,是唯一一位具有台商背景的全国政协委员,已连任四届。 黄紫玉参与海峡两岸经贸发展已近40年。其中渊源得从她的台湾家庭背景说起。黄紫玉的父亲黄哲真先生早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侨居菲律宾,1929年以菲律宾侨领身份到南京参加国民党中央第三届代表大会,此后留居国内从政并参加抗战。1945年抗战胜利,参与接收台湾工作,被国民党中央任命为台湾省首任省党部书记长,是终身“立法委员”,在台湾“立法院”数十年主理侨务工作。 黄紫玉的兄长黄威廉先生,早期在台湾主营制造业,1978年元月成立了台湾第一家上市的大贸易商公司“台湾汇侨贸易”,在香港乃至全球设立十几家分公司,目的是为了能帮助台湾产品拓展外销市场。 踩上时代节拍参与开拓两岸贸易 恰逢1979年元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大陆提出两岸结束对峙实现“三通”。黄紫玉当时在香港,受《告台湾同胞书》的感召,家国情怀使然,她开始协助开拓两岸贸易,自此与大陆往来。 黄紫玉清楚地记得,在两岸实现“三通”前,香港成为台湾和大陆贸易的中转站。当年台湾担心大陆向台湾商人“统战”,要求出口商品一定要有“中华民国”标识。当货物到了香港,黄紫玉就换成大陆允许的“台湾制造”标识。有时候不免有所疏漏,她就会写“检讨”,就这样在互相理解与妥协中把生意做成。 黄紫玉在香港与大陆通商不敢让父亲知道。黄紫玉说,当时大陆物资匮乏,需要各种商品,台湾经济比较活跃,能够促成两岸贸易,对大家都好。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认为做社会需要做、我又能做到的事,也没有伤害到谁,所以我努力去促成。” 直到有一天,黄紫玉在香港一场酒会与大陆官员举杯,被拍下照片,台湾情治机关将“证据”送到父亲眼前,换来一顿“责骂”。大哥黄威廉也劝黄紫玉“收敛一点,别惹父亲生气,让父亲难做人。”父兄担心她在香港与大陆涉足太深,引来政治上的麻烦。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黄紫玉涉足两岸贸易,80年代初涉足地产投资。在地产投资过程中,黄紫玉有新的认知,房地产有别于市场商品,可以改善、提升、更新换代;建筑、建房关乎百年大计,更是企业信誉与商德的见证。由此,她开始学习相关专业,思考、规划未来。“其实,做房地产与做商贸完全是两回事。”黄紫玉回忆说,“你的房子质量如何,这是百年的,不是赚了钱就结束了。对你自己来说,这是一个标志,你自己树了一块碑在那儿,是你事业的见证。” 紫玉品牌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上世纪90年代初,台湾环保意识加强,当局开始整治污染企业。黄紫玉家族的企业面临整改,不堪负担将要发生的成本。当时决策团队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把工厂搬迁到大陆去。但黄紫玉的兄长毅然决定关停污染工厂并转型。他说“既然是台湾环保所不容许的,我们就不能去污染大陆的环境。”这个决定得到了父亲的赞许,也给黄紫玉留下深刻印象,影响了她在大陆的投资理念。 1992年初,北京市到香港招商,将今天的紫玉山庄地域规划为绿化隔离带,80%为园林,20%为建筑。这是当年北京市重要的对外招商项目。黄紫玉说,偶然的机会产生必然的结果,因为她曾经思考过在人口繁密的大城市中打造“世外桃源”,而这个规划与自己的心愿不谋而合。 紫玉山庄用地位于北京郊区的一片垃圾场,当时周边无水、无路、无电、无气。紫玉山庄建设的20年时间里,是大陆处在房地产投资高利润的黄金时代,黄紫玉坚持梦想,摒弃诱惑,追求绿色开发建设之道。“我的理念是先营造环境后建房,要做真正回归自然的生态社区。”黄紫玉说。但紫玉山庄开始的每一步都与当年开发土地建设着重于盖房的观念相违背,原有国有企业合作单位对此提出质疑,后双方善意解除合作关系,她独立开发建设整个项目。 先造环境后建屋,这是紫玉人的坚持。每一期住宅的开发都伴随着生态景观的营造,对城市绿色生态居住方式的探索。有人说“黄紫玉不应该放弃很多赚大钱的机会”。黄紫玉说:我有时想起来也真是如此,但我不后悔。黄紫玉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为实现梦想,她有一份毅力与坚持。 如今的紫玉山庄社区有10万多平方米的人工湿地,有12.5万平方米草地,与人工湿地浑然一体形成自然中的自然,生态中的生态。山庄社区为野鸟、候鸟建设栖息地、喂食,并在冬季破冰,引来野鸟候鸟,在这里栖息繁衍后代。为此,紫玉山庄社区成为迄今唯一获得《国家重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的中国都市社区。这里山、水、林、草和建筑物融为一体,相互掩映,天鹅、鸳鸯等水鸟在湖面嬉戏,梅花鹿、羊驼在草地自由徜徉。此时此情此景,谁能想到这里竟然曾是一片荒芜杂乱的垃圾场废弃地呢? 艰辛的生态重建让黄紫玉收获了比金钱更珍贵的绿色财富。紫玉山庄社区成为中国都市社区重建生态系统的典型社区,获得了2007年“改变城市、影响中国”的全国绿色典范大奖,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城市绿色生活的品牌。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环保署署长施泰纳先生曾到访参观,对社区生态给予赞许,并建议参加联合国环保署“地球卫士”的评选。 2008年,吉林省邀请黄紫玉参与长白山投资,涉及生态旅游、度假及地产四大项目。本着“保护性开发、开发性保护”的原则,黄紫玉组建了国际建筑设计团队。已建成的第一期长白山紫玉度假酒店获得了美国建筑家协会2013年度一等奖,紫玉漫江湾项目获得第十五届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金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口号,我们从紫玉山庄开始就在做,也会在长白山坚定地做下去。”黄紫玉笑着说,这是世人永恒的梦想与追求。 全国政协委员这些年 1998年2月,全国政协宣布黄紫玉为新一届政协委员,曾一时轰动两岸。 黄紫玉以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进入全国政协,是唯一一位具有台商背景的委员,如今已担任4届,历时20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她提案与建议近百个,其中《关于改善两岸婚姻家庭相关服务政策的提案》获得第十二届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奖。 黄紫玉关心祖国和平统一、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始终秉持民族大义,致力于推动两岸融合。2008年“陈江会”在台北举行,达成多项协议,黄紫玉受邀参与了全过程。她深感两岸民间基层交流的重要性,决定成立民间协会,搭建一个两岸均可信赖的平台,务实有效地推动两岸基层交流。2009年,黄紫玉发起的“台湾中华两岸经贸投资文化教育协会”正式在台北成立。她专门为协会在台湾购买了办公楼,提供了开办经费。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协会深得两岸各方的信赖和支持,民间乃至政界都给予积极评价。 黄紫玉的事业与生活在两岸三地,人脉广泛,平时为人低调,与各党派人士广交朋友。她在大陆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家园的成果,得到两岸朋友的认同。黄紫玉相信,两岸未来会越来越好,经济会越来越相互依赖、互补,社会会更加融洽。 谈到十九大,黄紫玉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目标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和全世界爱国华人华侨的共同奋斗目标。作为政协委员,完全赞同习主席关于民主协商制度和人民政协制度的论述。作为台商,对习主席报告中讲的“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从心底感到温暖。作为中国人,就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十九大的奋斗目标感到自豪与振奋,将激励中华儿女更加团结、更加努力、更加打拼。 “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两岸关系发展的40年,我是参与者、见证者。我始终站在第一线。”黄紫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中国新闻周刊》2017年第44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