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空军节”来了 一座城市祝“你”生日快乐

2017-11-14 18:21|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1| 评论: 0|来自: 解放军报

摘要:   “空军节”来了   一座城市祝“你”生日快乐   11月11日,这个日子你会想起什么?也许很多人的回答是:“购物!购物!”   是的,这是一个许多年轻人从0时0分起就紧握手机时刻准备“抢”购的日子。各大 ...

  “空军节”来了

  一座城市祝“你”生日快乐

  11月11日,这个日子你会想起什么?也许很多人的回答是:“购物!购物!”

  是的,这是一个许多年轻人从0时0分起就紧握手机时刻准备“抢”购的日子。各大媒体版面和栏目,被一组组炫目的销售数字和诱人的广告所占据。

  然而在这一天,“购物”却不是重庆街头最吸引眼球的字眼,主城区的各大商圈、主干道的LED广告屏全部被空军海报、国防视频“刷屏”。这座城市以这种形式告诉人们:今天不仅是“购物节”,更是人民空军的“生日”。

  第二天,这份来自山城重庆的“生日祝福”在网上掀起了关于国防观念、军人价值的热议,经久不息。

  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山城重庆以这种形式开展空军主题宣传活动,也是一支部队、一个城市联手策划的一次关于军人荣誉和价值的精神“洗礼”。

  “军人优先”的尴尬

  我们不要钱,不要物,只要一份理解和尊重

  “有时候,光听称呼,就知道一个地方对军人的尊重程度!”驻渝航空兵某部宣传科科长罗庆波坦率地说,比起被人叫作“当兵的”,他更喜欢“解放军同志”这个称呼,“哪怕喊你一声‘兵哥哥’。”

  然而,“尊重”两个字,在多少军人心里隐隐作痛——

  两年前,罗庆波和几名战友出差,在车站购票时由于时间紧张,只好挤到“军人优先”窗口前亮出证件,希望优先办理。没想,却遭到售票员的拒绝,理由是:插队。

  “明明写的是‘军人优先’嘛!那一会儿,觉得这4个字真刺眼。”罗庆波想起1998年参加抗洪抢险,当部队完成任务撤离时,当地百姓含泪送别。他有些不解,为什么现在就变了?

  一名海军军官在潜艇部队服役20多年,回到地方安置工作时,却被用人单位拒绝,理由是:“潜艇维修专业在我们这里没用!”

  “我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战斗了20多年,到这个地方咋就成了不需要的人?”他心里委屈得想掉泪……

  “当年满怀自豪地穿上这身军装,然而,自己坚守的事业却未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这让有的官兵产生了难以释怀的失落感。”罗庆波说道。

  “这几年军人待遇有所提高,但比起物质待遇,大家更看重社会认同感。习主席提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既要物质保障,更重要的是人民的尊重与拥护。”该部一名领导回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那场边境作战,“理解万岁”叫响全国。这一口号不仅将部队官兵献身国防的自豪感强烈激发起来,也让广大地方学子投笔从戎,保家卫国。当年,他正是在“理解万岁”口号的感召下,穿上军装、来到部队。

  在重庆市的议军会上,当驻军兄弟部队纷纷提出各种困难时,该部领导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要求:我们不要钱,不要物,只希望整合军地资源共同做好空军形象宣传、开展国防教育。

  这个特别的要求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地方政府一直重视“双拥”工作,对驻军在住房、饮水、通信等方面都给予了照顾,但这种关心更多是倾向于物质方面的支持。

  在市民的视线中,11月11日,人民空军的宣传海报和宣传视频在重庆各大商圈、高架桥、高速公路的广告牌上亮相。与此同时,《重庆日报》《重庆晨报》等报纸,分别推出专题报道,深度解读空军历史、武器装备和未来发展……

  11月11日为空军“庆生”,成为这座以火锅、美女闻名的城市新的令人难忘的标记。

  弹坑上的“解放碑”

  最繁华的地方埋藏着最沉痛的记忆,它告诉我们:强大的国防究竟值多少钱

  今年“双十一”当天,重庆主城区3个大型商圈、6条主干道、12个高架桥、23个公交站台,总计126块LED屏滚动播放“空军形象广告”约5万次。

  要知道,这些广告牌的租金平日里都是昂贵的,有的地段价格更是相当不菲。都拿出来宣传人民空军、宣传国防值不值?重庆人民有着自己深层次的思考。

  空中的飞机轰鸣声,曾是这座城市里最令人心悸的声音——侵华日军对中国战时陪都重庆及其周边地区的大规模无差别轰炸持续6年之久。

  到过重庆旅游的人,大都会感慨重庆的防空洞多。重庆大轰炸的6年间,防空洞数量增加了30倍,老百姓为了活命,凭着肩挑背驮,一镐一锹挖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防空工程。曾经历过重庆大轰炸的渝中区87岁退休工人王国忠回忆,“那时警报天天响,躲进防空洞就盼着自己的家不要被炸。”

  如今,这些防空洞不少已被开发为地下商场、火锅店、停车场等。当民众享受着商业繁华的时候,不少人却淡忘了防空洞的由来。住在沙坪坝三峡广场的市民陈欧阳,开了一家广告公司,他告诉记者,最让他惊讶的是,位于市中心最繁华地段的地标“解放碑”,原来是在日军轰炸留下的最大弹坑上建起的。

  “最繁华的地方埋藏着最沉痛的记忆,它告诉我们:强大的国防究竟值多少钱!”一位老教师如是说。

  前些年,空军一座机场周边有几十家养鸽户,飞鸽成为危及飞行安全的重大隐患。场站领导一家一家登门做工作,结果不是吃闭门羹,就是遭遇“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另一座机场因为没有围界,居然成为老乡们放牛、散步的场所。一些摩托车、三轮车为了图方便,频频抄机场的“便道”。面对劝解的警卫战士,老乡们很不耐烦:“你们现在又没有打仗,牛在机场吃会草啷个不行嘛?”

  “一直以来,我们都想把国防教育做得更扎实。”重庆市国动办的一位领导引用了一句商界名言:“天晴修屋顶”,意为在经济形势较好时为度过危机做准备。“如果自己的屋顶坏了,下雨了怎么办?如果我们忘记昨天的伤疤,那么战争就离我们不远了。”

  山寨版的徽章

  最可爱的人和爱他们的人,需要一座桥梁

  今年“双十一”当天,军嫂刘燕琼和闺蜜逛街时,看到LED屏上那句话——“‘雾都雄鹰’永远为重庆人民守护幸福蓝天”,突然心里一暖,给在外驻训的丈夫、某机务大队二级军士长杨顺林发了条短信:“今天在三峡广场看到你们部队的宣传片,朋友圈里也到处在传,第一次感到当军嫂还挺有面儿。”

  与丈夫结婚几年了,刘燕琼只知道丈夫在空军“修飞机”,但具体做什么的、忙什么却并不知道。加之丈夫常年外训,聚少离多,她坦言缺少一种幸福感。

  “过去我就想,修飞机和修汽车、修自行车又有什么区别呢?至少别人还能回家吧。”她告诉记者:通过电视和报纸才慢慢知道,原来老公从事了一份这么了不起的工作。

  据统计,该部有一半左右的已婚官兵在重庆安家。近年来,部队战训任务越来越重,官兵们难以照顾家庭,离婚率曾一度上升。为什么身边最近的人也不理解我们?

  航空兵某旅政治工作部干事黄涌想起了一枚特别的“徽章”——

  一次聚会时,大学同学神秘地说:“我有你们的‘徽章’。”

  “我们单位没有这东西啊。”黄涌好奇地拿过来一看,设计得很精致,也很有国际范儿。

  “你们单位在网上火了!你看,这是网友们特意给你们设计的!”

  原来,该部的飞行员连夺空战比武“金头盔”,并在高原驻训、海上警巡中表现突出,各大媒体都给予了报道,引起一批军迷的关注。报道中虽没有披露部队的番号和所在地,但细心的军迷仍从飞机垂尾编号等细节中找到了端倪,有热情的网友专门为他们设计了“徽章”。

  这枚山寨版的“徽章”引起部队领导的深思:有多少人在默默关注着空军、热爱着空军?

  “人民军队人民爱,我们要为这种爱和理解筑起一座更畅通的桥梁。”一位曾经出国访问的该部领导回忆,外军军队形象塑造的做法让他印象深刻。他告诉记者,外军格外重视开放日活动,由公共事务部门策划,定期举行,以此展示军队实力和魅力,优化军队形象,联络军地关系,宣扬爱国精神。

  为此,该部举行军营开放日活动,通过网络和电视台向社会进行公告。这项活动效果出乎军地领导的意料。原本规模不大的活动,一时间成为当地的“盛会”。当地群众举家前来,热情高涨。几年来,上万名党员干部、群众学生通过各类军事日、军营开放日活动来到部队,在与战机零距离接触、与飞行员面对面交流中逐步了解空军,爱上空军。

  2017年考上空军航空大学的陈力凯,在高中时参加了该部的军营开放日活动,近距离感受到火热的军营氛围和高超的战机特技,从此“当空军飞行员”的梦想就在心中扎根。开学后,他自信地走上讲台自我介绍:我的目标就是要驾驭歼-20,戴上“金头盔”。

  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理解了空军、理解了部队、理解了国防。据重庆警备区统计,近3年来,重庆市志愿报名参加空军的应征青年和在校大学生人数大幅增长。以大学生士兵应征入伍为例,国家给重庆下达的大学生应征入伍指导比例为总兵员的35%,2017年重庆以43%的数据完成任务。

  这种爱和理解在延续——今年9月,2名飞行员子女直通重庆公认最好的第三中学就读。据了解,重庆市教委专门开辟“绿色通道”,凡该部飞行员子女均可免试就读三中;官兵子女均可就读市重点实验一小。

  这种爱和理解在延续——今年8月,某机场附近村庄集体用地内,100余棵高达6、7米的树长势正茂,影响了飞行安全。场站向村委会提出后,得到了村民的一致理解,3天后他们就砍掉了树木。而回到上文提及的那座机场,为了净空安全,已经有50余家养鸽户放弃养鸽,或是主动迁移。孙 霖  特约记者  曹传彪  杨 进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4-11-27 18: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