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新型智慧城市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 李超琳 摄 中新网广州11月4日电(蔡敏婕)粤港澳三地优势互补明显,大湾区智慧城市合作前景广阔。多位专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一带一路”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支点,同时也将成为诸多沿线国家和地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模范。 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广州信息协会承办的2017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新型智慧城市高峰论坛,日前在广州举行。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杨东日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要借鉴海内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方法,勇于创新,敢于尝试,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到评估评价,既要聚焦百姓生产生活实际应用,也要适度超前。 2017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新型智慧城市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 李超琳 摄 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11城的GDP之和为9.35万亿元人民币,总体经济规模与韩国相当。杨东日称,如此庞大的城市经济规模给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重大机遇,但是挑战与风险也是巨大的。从产业促进部门的角度来看,以市场为主体,推动企业优势互补、信息共享等是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关键。 来自澳门的学者代表赵观宇称,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拥有很强的互补性,珠江东西岸发展不平衡,尤其是珠江西岸,此前都没有发展智慧城市的配套,没有太多沉重的发展包袱,存在后发优势,可以从高起点去规划智慧城市的建设。 赵观宇认为,澳门的人才储备相对缺乏,但是财力比较雄厚,政府也比较支持举办技术研究,希望未来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培育的基地落户澳门,更多国际化智慧城市领域的展会在澳门展出,成为一个信息交流的窗口,让湾区内的其他城市通过澳门学习海外其他地区的智慧交通和城市的管理经验。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认为,智慧城市是一个要素复杂、应用多样、相互作用、不断演化的综合性复杂巨系统。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对于相关联结和耦合的复杂巨系统,局部最优不等于全局最优。如果每个城市都独立建设自己的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中心、智慧城市运营平台,而忽视与相关城市群、城市带的统筹协调,则势必会在更大范围内造成规划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产业同性竞争等问题。(完)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