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中俄“海上联合-2017”军演三大特点:更远 更难 更实

2017-10-11 20:08|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5| 评论: 0|来自: 中国青年报

摘要: 10月3日,海军东平湖号返回青岛。当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完成中俄“海上联合-2017”第二阶段军事演习任务,顺利返回青岛某军港。 中新社记者 任东 摄   中俄“海上联合-201 ...

    10月3日,海军东平湖号返回青岛。当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完成中俄“海上联合-2017”第二阶段军事演习任务,顺利返回青岛某军港。 中新社记者 任东 摄  

  中俄“海上联合-2017”军演的三大特点——

  更远 更难 更实

  中俄“海上联合”系列军事演习自2012年首次举行以来已形成常态化机制。作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军事领域的最高体现和两国双边关系框架内最重要的年度军事活动,历届“海上联合”系列军演均备受全球瞩目。

  军事演习是军事训练的最高形式,是和平时期提高部队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的最佳途径。“海上联合”系列军演,在取得重大政治和外交效益的同时,也成为中俄两国海军相互学习、借鉴和提高的最好平台,具有重大且不断拓展的军事效益。

  通过进行“海上联合”系列军演,不但充分体现了中俄两国海军高度的战略互信,两国海军之间的协同协作水平也得以持续提高。历届“海上联合”军演均有新气象、新突破。对于刚刚落幕的“海上联合-2017”军演,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更远、更难、更实。

  更远——首次在波罗的海和鄂霍次克海举行

  “海上联合-2017”是继“海上联合-2015”之后,“海上联合”系列军演第二次分阶段举行。演习划分为两个阶段,在时间和地点选取、课目和内容设置上,均有较大不同,实际上相当于两次演习。

  “海上联合-2017”第一阶段演习于7月21日~28日在波罗的海海域举行,这是“海上联合”系列军演首次在波罗的海海域举行。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参演,派出了最先进的主力舰艇,包括:052D型导弹驱逐舰合肥舰、054A型导弹护卫舰运城舰、903型综合补给舰骆马湖舰,俄罗斯海军波罗的海舰队首次参演。中国海军参演舰艇编队自三亚起航,经南海、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亚丁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和英吉利海峡,航行1.9万余公里,创造了“海上联合”系列军演的最远航程纪录。

  由于演习区域敏感,西方媒体自然有多种解读。自2014年克里米亚和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降至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在波罗的海地区,北约和俄罗斯持续加强军事部署,已形成军事对峙态势,并频繁举行军演,相互实施威慑。

  在“海上联合-2017”第一阶段演习期间,北约在波罗的海地区有多场陆上和海上军演同步进行,并对中俄海上联合舰艇编队进行了全程海空监视。这种情形,几乎是“海上联合-2015”第一阶段演习的翻版。“海上联合-2015”第一阶段演习在黑海和地中海东部海域举行,演习期间,中国海军参演舰艇编队参加了俄罗斯胜利日的庆祝活动。

  海军舰艇所至,国家硬、软实力彰显。在“海上联合-2017”第一阶段演习结束后,中国海军参演舰艇编队继续北上,赶赴俄罗斯著名的海军城圣彼得堡,参加在涅瓦河上举行的俄罗斯海军节盛大阅兵庆典。中国海军舰艇的到来,在圣彼得堡引发了新一轮“中国热”。

  “海上联合-2017”第二阶段演习于9月18日~25日在日本海彼得大帝湾和鄂霍次克海阿瓦尼湾举行,这也是“海上联合”系列军演首次在鄂霍次克海海域举行。中国海军北海舰队参演,兵力包括:051C型导弹驱逐舰石家庄舰、054A型导弹护卫舰大庆舰、903型综合补给舰东平湖舰以及援潜救生船长岛船,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第6次参演。

  中国海军参演舰艇编队自青岛出发,经对马海峡、宗古海峡、择捉海峡,绕行日本列岛后,经大隅海峡返航,航程近8000公里。这是“海上联合”系列军演的航线首次选择穿越位于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海域的择捉海峡和位于日本专属经济区内、鹿儿岛和种子岛之间的大隅海峡,日本舰机进行了严密监视和伴随航行。

  鄂霍次克海是由库页岛、勘察加半岛、千岛群岛与远东大陆封闭而成的陆缘海,海域广阔,海水深度大,非常适合潜艇活动。更重要的是,域外海上力量只有经过受到严密监视的宗谷海峡、鞑靼海峡和千岛群岛的少数几条海峡才能进入。鄂霍次克海得天独厚的海洋地理条件,为俄罗斯海军战略导弹核动力潜艇提供了理想的活动场所和前出阵地,这也是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将其战略导弹核动力潜艇部队驻扎在勘察加半岛的主要原因。战略导弹核动力潜艇在穿过千岛群岛岛链后,可直接进入开阔的北太平洋,发射的潜射弹道导弹经过较短飞行距离就可抵达美国本土。

  经由鄂霍次克海的海上航线,是未来中国海军进出北冰洋的最短航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的通航条件逐步改善,经白令海峡的北极航线可大大缩短自东北亚到欧洲的航程,且北极地区极大的资源和能源潜力,使得北极地区的战略价值凸显。在此类高纬度海域演练,可为中国海军在极地海域的活动积累经验。

  更难——首次演练“救援遇险坐底潜艇”课目

  在兵力规模上,虽然“海上联合-2017”军演不如前几届,但在演练内容上却更为复杂和专业。“海上联合-2017”军演的演习课题为“联合救援和联合保护海上经济活动”,在第二阶段演习中,首次设置了“救援遇险坐底潜艇”课目,并作为海上实兵演习的首个演练课目。

  现代化潜艇噪声低,隐蔽性好,可搭载多种武器系统和技术设备,依靠难以实施探测和感知的水下环境,具有强大的打击力和威慑力,可执行非常广泛的任务,以潜艇为代表的水下力量是现代海军的重要支柱,水下已成为现代海上战争最重要的战场空间。但与此同时,反潜技术和装备也相应地得到迅猛发展,使得潜艇面临越发严峻的生存威胁。此外,大量先进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潜艇显得愈发“脆弱”,航行事故、战斗损伤、人为误操作、设备故障等,都有可能造成潜艇失事,在极端情况下,潜艇甚至可能会丧失操纵性和浮力,进而导致沉没。

  救援失事遇险的坐沉海底潜艇具有重大的军事需求,受到各潜艇大国的高度重视,也代表着一国海军水下技术的最高水平。对于救援遇险坐底潜艇而言,难度最大的就是对失事潜艇艇员的救援。尽管现代化潜艇造价高昂,但培养周期长、训练成本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潜艇艇员,对任何一国海军来说,都是更为宝贵的资产。

  中方援潜救生船长岛船和俄方救援船别洛乌索夫号参演,这也是“海上联合”系列军演中首次有此类专用潜艇救援船参演。两船均携带有现代化的深海潜水器和其他先进的深海作业设备。在这个课目的演练中,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所属的1艘“基洛”级877型常规动力潜艇扮演“失事遇险潜艇”,并实际坐沉海底,由中俄两国海军联合对其展开“救援”。

  “救援遇险坐底潜艇”属于深水作业,需要发展深海潜水器、水下精确定位、自动化操作设备、水下通讯等庞大的高技术群及大量的相关专用设备提供支持,操作难度极大,作业风险很高,需要科学组织、细致筹划、充分准备。

  演练中,中俄双方救援船使用各自搭载的深海潜水器,分别与“遇险坐底潜艇”成功实现水下对接,为其输送了物资和给养,并将“失事潜艇”艇员安全地转移至深海潜水器中,随后转送至救援船上。

  回顾历届“海上联合”系列军演可以发现,海上实兵演练课目的专业性、技术复杂程度都在逐步提高。“海上联合-2015”第二阶段演习首次演练了“海上联合登陆”课目,“海上联合-2016”军演首次设置了“联合立体夺控岛礁”课目,这两个课目都属于高端、高强度、高烈度、强对抗的联合一体化作战演练,组织和实施非常复杂。“海上联合-2017”军演设置了“救援遇险坐底潜艇”课目,则进一步突出了专业性,将中俄两国海军的技术协同协作能力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更实——实战化训练理念贯穿演习全过程

  当前,全军以强军目标为牵引,大力推进实战化训练。“实战化”已成为我军所有演训活动的刚性标准、硬性要求,这在“海上联合”系列军演中也得到充分反映。

  去年举行的“海上联合-2016”军演,首次将“研究探索进一步提高联演实战化的方法路子”列入演习目的,明确将“实战化”作为今后“海上联合”系列军演的主题,并落实到演习的脚本设计、作战想定、课目设置、指挥关系、兵力编成、交流研讨等方面。“海上联合-2017”军演仍然秉承了实战化的训练理念。

  演习第一阶段,中国海军参演舰艇编队在地中海海域航渡过程中,进行了“实际使用武器”课目演练,检验了武器系统在陌生海域的使用性能并积累了经验。第二阶段演习则取消了“实际使用武器”课目,将“实际使用武器”的环节融合进相关课目的演练中。例如,在“舰艇编队对潜防御”课目演练中,发射火箭深弹对敌性水下目标实施攻击;在“舰艇编队对空防御”课目演练中,使用近防系统对空中来袭目标实施拦截;在“联合反舰行动”课目演练中,使用主炮对敌方水面目标实施打击。这种演练方式虽然会使组织实施更为复杂,并需承受更大的安全风险,但也更接近实际海战的情形。

  实战化训练同时也是科学训练。在“海上联合-2017”第二阶段演习的“联合机动”课目演练中,设置了“中俄双方舰载直升机互降”这一具有很高实战价值的环节。基于想定,中俄海上联合编队的双方舰艇均起飞各自的舰载直升机,执行巡逻、反潜、护航、警戒等任务,在特定情况下,需要一方的舰载直升机在另一方的舰艇上降落并再次起飞。

  为此,双方机组人员和舰艇航空部门细致磋商了直升机起降相关的各个环节,掌握了对方直升机的飞行特性和舰艇飞行甲板参数,明确了对方直升机的起降操作程序和飞行安全规定,最终安全顺利地完成了课目演练。

  在组织指挥方式上,“海上联合-2017”军演更加重视海上临机指挥,不但可以更好地考验和锻炼海上编队的应变能力,也有助于更好地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海战场环境。海上实兵演习过程中,中俄海上联合舰艇编队不拘泥于既定的演习实施计划,而是根据实际演练情况和海况变化,视情作出调整。例如,根据台风的形成演变和行进路径,果断调整海上实兵演习的日程安排,加速或减速演习进程;在演练课目的时间分配上,则是突出重点内容演练,强化重点要求考核。

  “海上联合”系列军演举行6年来,中俄两国海军坚决落实两国元首共识,筹划组织海上联合演习,针对两国共同面对的新形势、新威胁、新挑战、新课题,不断深化演练内容,持续规范组织模式,积极拓展交流领域,创新设置演习课目,为两国、两军的合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展示了中俄两国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决心、能力和意志,并不断取得更大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效益。

  (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

  李大鹏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0月12日 11 版)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4-11-27 12: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