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传统杂艺

2017-10-6 22:12|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4| 评论: 0|原作者: 天堂

摘要: 荆山传统艺术较广,有的已失传多年,这里仅列举几种,以牵动乡思与乡愁。 一、花锣鼓 花鼓戏也叫打花鼓子,马桥一带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期花鼓戏特别盛行浓郁的乡土情趣。“花锣鼓”的出现、流行以及在山锣鼓中一枝独秀 ...

荆山传统艺术较广,有的已失传多年,这里仅列举几种,以牵动乡思与乡愁。

一、花锣鼓

花鼓戏也叫打花鼓子,马桥一带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期花鼓戏特别盛行浓郁的乡土情趣。“花锣鼓”的出现、流行以及在山锣鼓中一枝独秀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深深根植于鳌头山这块得天独厚神奇的土地。这里的淳朴民风,造就了鳌头山人宽容慷慨、热情奔放的性格。这里山大人稀,曾长时期的封闭隔绝在相对单调的精神世界,人们选择山歌,尤其是“花锣鼓”来陶情怡性,来自娱自乐便成必然。相聚歌场是难得的乐事,人们唱歌,那是自娱自乐,听别人唱歌,那是享受消谴。放牛人习惯在山坡上喊号子;采药人喜欢在林间唱歌壮胆子;男女行走定会聊歌助兴;人们独处也会哼几句情歌解忧散闷;三五人相聚做杂务还会“对歌”提神;各种喜宴上,人们常常用歌劝酒……总之,“花锣鼓”渗透在鳌头山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带给人们愉快,带给人们欢乐。

鳌头山的花锣鼓,因其顺口,可称为通俗的歌;因其对象与内容的不同,也是情爱的歌、戏谑的歌、恭贺的歌。

“花锣鼓”的唱词,人们都说它是“顺口溜”,也有人说它是“打油诗”。是因它的语言颇具特色,地方语和口语较强,大量应用双关语,俗语、谚语、歇后语和谜语也多有应用。它采用比喻、比拟、排比、复踏等修辞手法,又用排歌和组歌的形式把它唱出来,通俗易懂,而且每首歌只要四句起码,只要押韵,能把一件事说(唱)清楚,意思完整就行了,所以,不分文化层次,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能参与。人们的开口板就是“要我唱歌不费难,不是挑花绣牡丹,挑花还要五色线,唱歌只要嘴动弹,不出银子不花钱”。并且还说“出门就是一声歌,别人笑我穷快活,有人劝我多挣钱,有人劝我娶老婆,金钱老婆都不爱,一心要学花鼓歌”。这就不难看出,鳌头山人是多么的喜爱花鼓歌。

不过,在合辙押韵的基础上,唱词编得越长,事件说唱得越清楚,趣味性越浓厚,就越好。如:“十七十八学卖糖,走过兴山到宜昌,又从沙湖到沔阳,一走走到小当阳,遇个情妹打稻场,问我卖的什么糖,粘米糖来糯米糖,苞谷花子粘麻糖,花生芝麻香酥糖,金果麻枣棒棒糖,情妹一听喜洋洋,把我请到灶门上,烧酒煨得扑鼻香,鸡蛋油馍大骨汤,我喝她的酒,她吃我的糖,大胯跷在二胯上,慢慢悠来慢慢晃,还没等到糖吃光,他的爹妈转回乡,大绳捆来小绳绑,把我绑在柱头上,吹火筒加擀面杖,横直听到家伙响,又是蹦来又是犟,强勉奔脱跑他乡,绕过当阳到南漳,又走谷城到保康,不是路上伙计广,兮乎死在小当阳,自从那回上了当,以后再也不卖糖”。人们一听便知,是一个年轻人出门在外有失检点,挨了人家的打,灰溜溜地转回了家。歌词中把个乡村怎样干活、怎样做饭、男女二人怎样洋洋得意的内心活动以及女方父母怎样抓贼、怎样捆绑和用什么东西殴打等等都说的清清楚楚,它的乡土生活气息是多么的浓郁啊,人们只要听一遍便能记下百分之八九十。这就是“花锣鼓”容易被人们接受和掌握的原因之所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人们常常把歌词的长短和韵脚的好坏用来衡量歌师的水平。尽管如此,因花锣鼓毕竟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产物,是民间艺人自编自唱的,各种曲调都有模式可套,都有规律可循,只要歌师能够灵活应用,掌握起来并不是难事。

“花锣鼓”歌的曲牌多种,调式不同,变化多样,演唱风格各异。有高腔、蛮腔、赞腔、淘腔、平腔、单叹、双叹、湘莲曲、十样锦等等。其中高腔、蛮腔、赞腔在唱法上高亢激昂;单叹、双叹、湘莲曲在唱腔上则优雅婉转;而淘腔、平腔、十样锦则唱法诙谐缠绵。人们在高兴时常用高腔、蛮腔、赞腔放声高歌,他们或吹牛助兴、或相互吹捧、或相互攀比、或自吹自擂、或指桑骂槐相互戏谑。由于唱词诙谐逗趣,往往使人们笑得捧腹,从而达到消愁解闷、振奋精神的作用。

“远看梧桐树一棵,梧桐树上凤凰窝,凤凰窝里千根草,歌师肚里万支歌,花鼓场上露几着,也让我们好学学”。“谢谢歌师恭维我,我歌哪有你歌多,你的歌本几簸箩,书童挑起桥上过,一阵狂风吹下河,大江大海都是歌,又被狂风吹上坡,漫山遍野全是歌”。“花鼓子歌我来唱,一气唱到麦子黄,大麦黄了酿烧酒,小麦黄了擀面汤”。“花鼓歌来花鼓歌,,你歌哪有我歌多,要唱文的我不少,要唱武的我更多,人人说我汗毛多,歌比汗毛多得多”。看看这二位歌手,先是相互吹捧,后又自吹自擂。

下面有一首单身汉的“吹牛歌”,听后让人更是啼笑皆非。“单身汉子多下作,出门就是一把锁,回到家中刨灶火,灶头碰到额脑壳,亲朋好友都劝我,劝我攒钱娶老婆,走阳坡到西坡,要娶就娶十几个,堂屋里面放两个,来客装烟泡茶喝,磨房里面放两个,推的推来罗的罗,厨房里面放两个,打鸡蛋来摊油馍,房屋里面放两个,收拾床帐叠被窝,还有几个无处搁,形影不离服侍我,看我快活不快活”。牛皮真是吹到家了,连一个老婆也娶不回来,竟然还安派了十几个妻妾的用场。

“花锣鼓”是鳌头山人喜庆时必唱之歌。长期以来,在这里已形成了这样一种乡风。在婚嫁、乔迁、逢年过节、小孩满月、老人寿诞等喜庆之日,必有火炮喇叭助兴。这正是花鼓歌师大显身手的好机会,老年歌手借此以显技艺,青年男女则借此以表春情,就连小孩也会借此凑热闹,以图玩的开心。 

新婚之喜人们唱的是“洞房门前一对烛,左贴喜字右贴福,今日洞房花烛夜,明天听到娃娃哭……”;

闹元宵玩龙灯人们唱的是“十五圆月高高挂,元宵闹到千万家,家家都把龙灯耍,万家团圆万家发……”;

起屋造船时人们唱的是“只有主东走鸿运,起屋造船百事顺,奠基正遇黄道日,上梁又逢紫微星……”;

乔迁开张之喜唱的是“轻易未到这一方,主东盖起新楼房,上盖三千琉璃瓦,金包柱头银包梁,左边盖的金银库,右边盖的余粮仓,余粮仓来仓余粮,年年有余金玉满堂……”;

华诞之期唱的是“贵府堂前打一躬,寿星正在鸿运中,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祝福。

花鼓戏唱词通俗易懂,唱做并重,特别是丑角戏,戏路子宽,唱腔唱词诙谐风趣,深受农民群众喜爱。大集体年代大队组织文化室、宣传队,经常在全公社轮回演出,社员们扶老携幼,打着灯笼火把,结伙搭伴去看戏。文化大革命后期,样板戏取代一切,花鼓戏被停演、禁演。文化大革命以后再也没有花鼓戏演出了。

二、采莲船

划采莲船,也称划旱船,连唱带舞。船型用竹篾编扎,外用彩纸裱糊,船内编一小舱亭,一人多高,四角挂上小灯笼,点上蜡烛。彩船内有一浓妆女子,将彩船系在腰间。撑船艄公头戴斗笠或草帽,手持一根竹棍当浆。另一人化装成丑旦,也叫摇婆子,手执纸扇跟随彩船,时前时后,时左时右“超船”,也有的戴一面具(俗称浆板壳子)丑态百出。锣鼓声中,艄公驾船到堂前向主东致意,行三拜礼后跑场。然后,四句一段歌词,一阵锣鼓,艄公划船三国后接着再唱。唱词唱腔以四平调为主,内容多系祝福恭贺之类。如:

采莲船儿花又花,玩到张家玩李家;玩到张家生贵子,玩到李家大财发。

采莲船儿顺水来,一贺喜事二贺财;儿女姻缘多美满,儿郎今年点状元。

走上前来身站定,我与主东贺新春;一贺主东身体好,二贺阖府都康宁。

彩船一班人都具备口才好,应变力强,应景即兴,张口就来,唱词风趣押韵。在唱歌词时,众人轮流唱,有时主东也唱,相互戏谑,充分体现出祥和的乡土文化。玩船还有大动作、大手笔。彩船在行驶中,突遇暗礁,搁浅偎沙,艄公急,姑娘臊,摇婆跳,扒、搡、摇、晃,锣鼓疾鸣,玩彩船进入高潮,观众喝彩助威,划船者来劲,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折腾,才让小船安全脱险,风顺舟正、化险为夷,人们也从紧张的气氛中缓解过来。临近尾声,彩船登堂讨黉,主东自然大方体面地拿出赏赐。在“谢东君,辞东君”的欢愉气氛中退场。

在划采莲船时,还伴有蚌壳精。表演蚌壳精是用竹篾编成大蚌壳形状,用彩纸糊后再画上颗颗珍珠图形,表演者在蚌壳内用双臂一张一合地扇舞,老渔翁和青年渔夫做打鱼动作,配合彩船在江河中行驶,更有一番情趣。

三、玩狮子

狮子称为兽中之王,视为吉祥物。从古至今被人们所推崇。艺人们仿照狮子形象,用竹篾编扎成狮子面具,用布、麻等染绘成狮子头面和皮毛,一人手持狮子头,后一人弓腰紧紧抓住前人腰带,在后掌狮子尾。按着锣鼓节拍,步履协调,配合默契,进行表演。

春节元宵佳节时期,山区人民有玩灯习俗,玩狮子首当其冲。当采莲船退场后,锣鼓震耳,铃声叮当,狮子威武上场,首先在主东门前玩一太极图,向主东行朝拜大礼;再按东南西北四方打四门;然后依照狮子生活习性,抖毛、抓痒、酣睡、打滚,把狮子的神态模仿的活灵活现。还有高险表演,玩板凳、玩桌子。11张大方桌叠垒起来,狮子一层一层攀缘而上,顶端用4米长的竹竿挂着诱人礼品悬赏,狮头人站在狮尾人肩上欲摘不能,欲罢不休,必须二人双双跃起,方能抓到手,红包得手后在方桌上玩起了狮子哮天。正当人们聚精会神观看时,狮子一跃而下,就地一滚,观众都为之捏了一把汗。临近尾声,挑选一能说会道之人拉着狮子胡须登堂谢东,赞四句子:

狮子玩得欢又欢,代代儿孙做高官。狮子玩得好又好,代代儿孙坐当朝。

狮子头上九个包,幸福生活节节高。狮子身上生金毛,成仓满屯是珠宝。

玩得狮子滚绣球,代代儿孙做王侯。玩得狮子朝天哮,福多财多喜事多。

“谢谢发,谢谢发,谢谢主东好打发,退场退场黄金万两”。说奉承吉祥话,在“打起锣鼓,狮子回府”声中退场。这时主东在门口点燃一支蜡烛,放一挂鞭炮,狮子猛起,扫尽鞭炮、蜡烛。

四、舞龙灯

龙灯的骨架,用竹蔑编织,外用白皮纸糊严,内点两支蜡烛,每节由1米出头的木棍支撑供玩灯者握举。每节龙身约1.7米,一条龙灯10节龙身(当年闰月11节),头、尾共12节组成。各节用红布穿连起来,龙头、龙尾制作得最为精致考究,灯身罩着一层布做的蒙皮,并画有五颜六色的龙鳞花纹。龙灯制作后还得做一颗硕大红珠,珠内燃亮。龙灯在红殊的引导下进入场地,灯火辉映,焰火喷射,绚丽多彩。玩到热烈处,龙身翻滚腾跃,索索有声,观者眼花缭乱。只要天气晴好,能玩到二月初二龙抬头才谢灯。早年时节,鳌头山老街匠心独具,龙皮用绸缎制作,绣上鱼鳞,人们称之为“绣花灯”。

五、踩高跷

表演者在腿部绑扎一对木跷,高约一米,代腿支撑身体,头重脚轻。表演者掌握一定的平衡技巧,三五人身着盛装,边唱边舞,多用花鼓歌词演唱。扮演者两腿不停走动,小步碎步,滑稽可笑。建国初期,最为时尚,观众们一场接一场地观看。

六、薅草锣鼓

自明、清时代开始,至解放后的互助组、合作社、联产责任制,农村田间地头常常会响起悠扬的锣鼓声。这并非操办红白喜事时奏乐,而是山民们在演唱“薅草锣鼓”。薅草锣鼓萌芽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深受山民们喜爱,一段时期中,流行于保康的青山绿水之间,鳌头山村也不例外。

盛夏来临后,地里的苞谷苗长到半人高了,这正是锄二道草的最佳时机,一年一度的薅草锣鼓也随之敲响了。它是扣人心弦的田间音乐会。

打锣鼓时,每场至少请20个以上的薅草“工客”,少了没有气势。田多的人家甚至请上四五十人,七八十人,请两班锣鼓匠。薅草锣鼓一般是二人打唱,一人打锣,一人敲鼓,自始至终,都有打鼓的领头,打锣的踩着鼓点按规定的节拍打,俗称“填锣”。锄草的人排成一条线从田边开始,锣鼓匠站在田中间唱着锣鼓词为群体生产助兴。锄草的人一鼓劲逼近锣鼓匠,锣鼓匠赶快边打边退到田头,或是转入下一块锄草地中。

锣鼓演唱形式灵活。或互相接歌,你唱我接,你唱我和;或二人分唱,唱一段打一段;或自打自唱。一般先叫号子,再唱扬歌,然后互相约书唱人正题,唱故事情节。当时间到了打歇之前,或锄草已感觉劳累之时,约好没唱完的故事,等下一歇再开始,随即转入唱“拍实歌”或“扯谎歌”。这些歌词往往让所有工客的疲劳在开怀大笑中扫得一干二净。也有全场不唱书中故事情节,只唱散歌的。散歌中占比例大的是情歌;再者是针对锄草“工客”或过路行人的即兴演唱;或锣鼓匠互相挑逗比试“摆擂台”。

如开工钞鼓唱段:

下得田来一声请,恭请干活众乡亲。

老者爱听唐朝戏,少者爱听宋朝人。

有心打马进宋营,难舍唐朝众忠臣。

我约兄弟可不可,今日就唱李世民。

又一种开场锣鼓唱段:

你们薅草为主人,我们唱歌来助兴。

有心打马进唐营,难舍宋朝好将军。

打马我把二营进,巧姐难使两张针。

山缠雾来峰托云,只听锣鼓莫看人。师傅年老胡子长,徒弟草帽盖得紧。

要看工客比干劲,要听锄头喳喳声。锣鼓一响添精神,越敲越唱越有劲。

锣鼓三声催三春,追星赶月呼呼紧。看准庄稼看准草,莫把禾苗当树根。

如扬歌,散歌唱段(四句词):

锣要打来鼓要敲,人要从师井要淘。井淘三遍蓄好水,人从三师手艺高。

想哥想到五更头,一无灯草二无油。扯根眉毛当灯草,滴滴眼泪做灯油。

房后青竹高又高,哥藏竹林把妹瞄。连学三遍黄猫叫,不知情妹可听到。

姐在房中点明灯,灯草又长油又深。为郎变根拔灯棍,轻轻拨动姐的心。

远望大姐穿身白,十个指拇像藕节。哪天把我捏一次,回家想你几个月。

隔山望见姐出来,声音随着风吹来。听到情哥口哨响,大姐心慌跑掉鞋。

月儿明来月儿圆,甜嘴姐来姐嘴甜。你若弄到甜嘴姐,炒菜不用油和盐。

散歌“拍实歌”、“扯谎歌”唱段(四句段):

吃了中饭上山岗,碰见母猪拱麦糠。世上出了稀奇事,尾巴长到屁股上。

太阳落坡坡背坡,听我唱个扯谎歌。扯根毛草多多长,捆住太阳往后拖。

毛老鼠死了硬邦邦,黄鼠狼跑来哭一场。虽说不是同娘养,都是住在石窟窿。

一个蛤蟆簸箩大,一钻钻到石板下。我用棍子捣一捣,狗日的龇起一筐子牙。

如散歌(五句段):

姐儿住在大老林,喂个黄狗死咬人。别人来了它咬死,情哥来了不吭声。

狗儿也有两样心。

姐在房里做花鞋,屋上掉下蜘蛛来。情哥派它来牵丝,根根情丝出肚怀。

魂魄来了人未来。

一把扇子二面花,隔扇看见俏冤家。我看情哥会锄草,情哥看我会绣花。

大风吹倒锄头把。

桃子花儿靠墙栽,墙矮花高现出来。有情哥哥你来采,无情弟弟你莫怪,

花少人多分不开。

太阳当顶挂中天,瓦屋月上冒青烟。洞庭湖中挑担水,峨嵋山上捡把柴,

一个饿成两个来。

锣鼓打了这半天,打的手疼胳膊酸。抬头观天日三杆,烈日晒得满身汗,

想口水喝难上难。

我们只顾耍白话,忘了田中众客官。我们歇下锣和鼓,大家田头吃袋烟,

请问喜欢不喜欢。

一谢山泉清又凉,二谢主东饭菜香,三谢锣鼓声音响,四谢工客来捧场,

还谢上苍给我一天长。

锣鼓匠又打又唱,而且往往是一整天,非常辛苦。主人家专门派一个年轻妇女全天候为他们端茶递水,晚上还专门做一桌好吃的谢锣鼓匠。

鳌头山早年有很多技艺高超的锣鼓匠。如:一组王明定等人,他们打过几村,唱败很多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山里人陆续离开了老家。加之,使用化学药品“除草剂”,种田后打一遍药再不需锄三遍草了。因此,“薅草锣鼓”失去实用价值,也即失去了流传的动力,只剩60岁以上农家人们的一种美好回忆。今年来,村委会已采取相关措施予以抢救,组织人员挖掘,形成史料。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net/subject/3944438/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4-11-28 00: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