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2017-10-4 02:16|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3| 评论: 0|原作者: 火淼

摘要: 小学和初中的语文课全是基础知识,考试的时候也几乎都是考的基础知识,所以学生学的时候很容易不知不觉就养成了记和背的习惯。 九年制义务教育一读完,就是高中了,高中实际上就是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连接点,于是 ...

小学和初中的语文课全是基础知识,考试的时候也几乎都是考的基础知识,所以学生学的时候很容易不知不觉就养成了记和背的习惯。

九年制义务教育一读完,就是高中了,高中实际上就是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连接点,于是,高中阶段就出现了一个脱节的问题。首先就是平日里学书本上的知识和考试脱节的问题,比如,你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和《春》,但考试的时候却不考这个;比如,平时考试是自己高中的老师出题,但高考的时候却是大学的教授出题。

由于存在着许多考高分的在实践中却是低能的问题,所以,现在高考由大学的老师出题。高中的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术语的系统学习,比如排比,象征等等,但大学的语文教学讲的是列锦和通感,这样一来,靠死记硬背就不行了。因此,从高中阶段,学语文就得养成以理解为主了。

我们背诵很多很多的文言文和名著,背诵到一定的程度,在脑子里就会形成一种图像,把这些图像升到一定的高 度,就是感悟力,所以有感悟力,才算是有基本的文之基础。

有了感悟力,我们就来读名著。过去,《金瓶梅》 也是大名著,但由于《金瓶梅》里的有些文字不雅,所以解放后的初期,就把《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和《西游记》称为四大名著。这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里的最重要的东西。

解放前读《三国演义》和现在读《三国演义》,都会读出里面的味道,甚至以后读《三国演义》,也会读的叫绝……所以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是不会随着时间褪色的,这就叫文学的生命,有的叫艺术的生命,所以好作品是有生命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们读《刘备三让徐州》,就会读出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请注意,首先是民众眼中的,第二才是政治军事,第三是史,把这三者连成生命,这才是《刘备三让徐州》的魅力所在。

我们所见所闻的,或是说我们的经历,包括读了很多的名著,实际上就是高等语文教学里的列锦,把这些融合起来就是高等语文教学里的通感。通感实际上就像人的脉络气血畅通一样,所以学语文必须达到通感,写出来的作品才能“脉络气血”畅通,否则,不是瘫痪就是这里痛或者那里不舒服。

语文的语字,实际上就相当于“奶瓶”的意思,文就好像是“人”的意思,顾名思义,语文,就是含着奶瓶的人,所以,学语文的阶段,只是文的初级阶段。

把语文的语字去掉,就是文了。所以学文或能理解文的人,才是一个能离开“奶瓶”的文人。

当一个人真正能离开“奶瓶”了,意味着这个人才真正开始接“地气”。一个学语文的人真正开始文了,才开始有了文的思想。文学,文艺等等,其基础就是文。

天有多高,文就有多高;地有多厚,文就有多厚;海有多深,文就有多深;社会有多复杂,文就有多复杂……所以,学无止境。

所以,一个人读了一万本书,还得须走万里路,还须得用经历来领悟人情世故才行。

一个人如果只读一万本书,很容易书生气,甚至容易沦为迂腐,所以那种只抱着书本闭门造车是不行的。

一个人倘若只走一万里路,很容易形成“头轻脚重”的状态,所谓“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一个人只是领悟了人情世故,很容易在行为和思想里形成铅华,那种太世故太圆滑,就是这种情况。

把这三者连成生命,这就是文。所以,要学好文,可不是容易的事。而一个人要成为真正的文人,确实需要经过许多许多的修炼才行。

----------------火淼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net/subject/3944151/

上一篇:祝福祖国青春永驻下一篇:夏天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4-11-27 23: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