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5批赴马里维和警卫分队官兵每一次外出武装巡逻,都可能面临一场生死考验。本报记者 张晓祺摄 在黑暗中守望黎明,在动荡中播撒和平,对中国维和军人来说,生死从来都不是选择题—— 战地勇士 本报记者 张晓祺 庞清杰 “黎明时才准备睡觉,又传来轰轰爆炸声……” 9月11日,中国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翻译陈震远在微信朋友圈发的一条信息,让记者心头猛然一紧。 就在这天凌晨,数枚迫击炮弹落在距离联合国超级营地约1公里处的加奥机场。 “有一枚炮弹,就落在你们一个月前站立的地方。”是的,我们记得,那是候机楼左侧10米处的一片开阔地。当时,为等候联合国值班飞机,记者曾在那里待了3个小时。站在那儿,抬眼就能看到候机楼墙面上的斑驳弹痕。 如今,机场“老伤”未愈,又添“新伤”,一如风雨飘摇的马里局势。 我 敢 1731块汽车碎片,堆成狰狞的警示柱,矗立在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营区。 1年多前,正是这辆载有炸弹的汽车,让中国维和士兵申亮亮的青春,定格成照片上的永恒。 1年多来,这里平均每21个小时就发生一起袭击事件,持枪扫射、汽车炸弹、埋藏地雷……恐怖事件防不胜防。 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的马里加奥,举目望去一片苍茫。 这里,没有三毛小说中的浪漫,各类意想不到的恐怖袭击,随时可能发生。 这里,比土地更贫瘠的,是和平。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曾说:“马里是最危险的维和任务区,没有之一。” 在中国第5批赴马里维和部队指挥长章海军看来,马里任务区的特殊之处在于,“这里的武装分子会将枪口对准联合国维和人员”。 “以前主要提防汽车炸弹袭击,现在还要防范曲射火器袭击。”与执行第3批维和任务时相比,再赴马里的警卫分队三中队中队长常文坛,感觉局势更复杂了。 有人形容在马里的维和官兵要“枕着枪声入眠”,然而实际上,枪声带给他们的,是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记者在任务区采访时,医疗分队刚刚紧急救治了几名遇袭受伤的马里政府军官兵。记者离开任务区没几天,警卫分队一个摄像头被不明身份武装人员破坏…… 除了恐怖袭击,马里的危险还在于其自然环境。记者到马里时,那里正值雨季,但平均气温仍超过40摄氏度,蚊虫滋生迅速,疟疾、黄热等传染性疾病肆虐。 正是在这片危机四伏的西非大地上,中国第5批赴马里维和警卫、工兵、医疗分队395名官兵坚守战位,为了和平穿梭在生死线上。 “怕不怕?” 警卫分队一中队上等兵贾富杰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医疗分队医生赵雷说:“这是我们的使命!” 简简单单的回答,浓缩侠骨丹心。在黑暗中守望黎明,在动荡中播撒和平,对中国维和军人来说,生死从来都不是选择题。 我 行 烈日当空,记者抬头看一眼正在9米高空作业的维和官兵,却被阳光刺痛了眼睛。 在马里采访期间,工兵分队正在建设联马团最大的帐篷式仓库——“中央物资仓库”。“误差不能超过2厘米”“吊装铺展的篷布每块重达2吨”……对于工兵分队官兵来说,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这项任务之所以赋予中国工兵,工兵分队军事组组长石为开给出了原因——“这活儿,中国工兵能够干得最好”。 这里不仅有中国质量,还有中国速度。石为开介绍,人数一样的情况下,友军工兵一个月只能建设1套六合一的板房,中国工兵一周就可以建成2套。 9月6日,出席“中央物资仓库”竣工仪式的联马团任务支援局局长迈克·穆林称赞:“中国工兵高效精准施工,建设的仓库堪称样板工程。” 专业,是联马团和友军部队对中国维和官兵的客观评价。 “这是一场紧贴实战的演练,参演官兵非常专业,战斗小组反应迅速……”9月10日,联马团参谋长马尔克·奥利埃观摩警卫分队的演练后,如此称赞。 “你们的装备性能良好,完全符合实战要求……”8月19日,联合国主核查官加内什·比斯塔对中国维和部队相关装备器材进行核查后,如是评价。 维护和平,中国维和军人不仅有勇气,更有底气! 我 们 “不怕,因为我们是生死兄弟!” 章海军不假思索说出的这句话,让人深受触动。之前,看到警卫分队官兵自行掌握实枪实弹,记者曾问章海军,怕不怕出安全事故。 “把每个兄弟都好胳膊好腿儿带回祖国。”这是章海军对官兵的承诺。 承诺的背后,是他每天5时30分起床,去所有哨位巡视一遍;承诺的背后,是他把监控设备装进了宿舍,随时察看营区内外的风吹草动;承诺的背后,是他每天“紧绷着”的生活…… 殷荣腾、殷荣翥是警卫分队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告诉记者:“指挥长说过,让我们咋来的就咋回去。”若非共同经历生死,又怎会有这样的信任? 工兵分队队长陈雨,不久前度过了人生中最难熬的1个小时。那天,工兵分队派出24名官兵乘坐直升机,赴300公里外的梅纳卡执行任务。飞机刚起飞不久,便传来消息——一架直升机坠毁。 “感觉脑袋瞬间蒙了!”陈雨说,“当时,心里那个慌啊……” 1个小时后,消息传来,官兵平安。陈雨如释重负。 在马里采访期间,记者正巧赶上警卫分队组织了一场集体生日晚会。晚会上,章海军与18名过生日的战士一一拥抱。 那一抱,是彼此间的信赖,是彼此间的承诺—— 并肩作战,出生入死,他们之间的信任,已无需任何言语表白。 军人不流泪。但那一刻,官兵眼泪决堤。 指挥长心语 磨砺胜利的刀锋 ■中国第5批赴马里维和部队指挥长 章海军 作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危险的维和任务区之一,马里随时响起的警报,倒逼我们“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残酷敌人是“磨刀石”。马里维和任务区活跃着多支武装力量和恐怖组织,其人员行动诡异,袭击方式不断翻新,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我们细化了防曲射火器打击、防汽车炸弹袭击等34种应对方案,实现了“命令一句话下达、装具一站式携带、部署一分钟到位、营区一体化响应”。在真实的战场上,维和勇士磨砺出了尖锋利刃。 能战胜战是“铁标尺”。从实战化的角度看,参加维和行动,是对部队战斗力的最好检验。在这里,敌人是真的,战场也是真的,要求我们必须时刻按照打仗标准准备战斗。在成功应对多次安全威胁、出色完成多项警戒任务后,大家形成的共识是:对于军人来说,任何华而不实都是打仗的累赘,任何弄虚作假都是致命的隐患。 艰苦环境是“炼钢炉”。经历就是财富,苦难也是锻炼。在任务区的艰苦环境中,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在血与火、苦与累的考验中,全体维和官兵砺胆激气,勇于迎接挑战,敢于摔打自己,始终保持中国军人的拼劲和韧劲,展现出了百折不挠、勇猛顽强、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危险和艰苦的环境中,每名官兵都在磨砺胜利的刀锋,锋刃所指、所向披靡!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