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在北山

2017-9-23 03:32|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2| 评论: 0|原作者: 锦秋

摘要: 一座山的胸襟,装下风云变幻的古今,致意汀江逶迤二百五十八公里的柔情。 一座山的怀抱,跨越异族入侵的战火,延续一座大学的记忆,创造出新的荣光。 一座山的温情,沉淀一层层化石,从二叠纪时代醒来,在汪洋的长汀 ...

一座山的胸襟,装下风云变幻的古今,致意汀江逶迤二百五十八公里的柔情。

一座山的怀抱,跨越异族入侵的战火,延续一座大学的记忆,创造出新的荣光。

一座山的温情,沉淀一层层化石,从二叠纪时代醒来,在汪洋的长汀里,崛起礁峰或孤岛的丰姿。

北山,轻轻呼唤你的名字,一种熟悉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目光,在长汀的旅游地图上逡巡。

北山,居汀州城北,坐北朝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就是这么一座不高不低的山,北壁陡立,顶着金沙寺,托起北极楼,东西两侧合抱,揽横岗岭与西峰。近观龙首山与拜相山俯揖,得宝珠峰与朝斗岩朝觐,与汀州群芳温柔相对。

《周易》云:“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所谓山南水北为阳,立北山之颠而南望,汀州城内阳光润泽,万物生辉,光明决然。客家文化、儒家文化、妈祖文化、城隍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多元融合、交相辉映,滋润着这方山水,让长汀人的日子鲜活、饱满了起来。

在北山之巅两侧的城墙外守望,瞿秋白纪念园、杨成武将军纪念馆与天后宫,分头而立。俯瞰长汀城,自北而南,东侧城墙串起济川门、五通门、惠吉门、富有门、宝珠门,确实深合“观音挂珠”的说法;自北而东南,可观东阁亭、白沤亭;自东而西,可览云骧阁、三元阁;东大街、南大街直指店头街,齐聚喧腾一片;城隍庙、博物馆、汀州试院、文庙、双阴塔、厦大旧址、福音医院、老古井、福音休养所等胜迹,环绕成群,沉醉于北山。

风景旧曾谙,似水流年。在北山,一座初建于大唐的城墙,在刀光剑影和硝烟战火中穿梭,坐看旧时风月,吐纳人情世故,而来已有一千多年。历经数代臣工和艺匠们精心修葺,上头的青砖还泛着新颖的光气。那些北山的行人,经年累月地走着,注视着它们,唐宋元明清的痕迹和记忆沉坠,齐整得任由砖叠着砖,静看红尘。

老城墙是无言的引导者,每一块青砖、每一条白线仿佛都在为我指引。依然记得那些勒石以赞的诗词、题字沿着山体蜿蜒而上,让人目不暇接。走在这自然的山间,那些关于长汀文化的光影一片片扑了过来。

初进卧龙山是在长汀之行的一个晚上。

夜色浓酽,酒意微醺,与友人自山门乘兴上行数百米,便在近处路灯的掩护下仓促下山。于此时,方知北山又称卧龙山、九龙山、无境山,奇景龙山白云高居长汀八景之首。后来查了一些资料,发现在福建一些的志书和地理资料中,不厌其烦地记载其“突起一山,不与群山相属,如龙盘屈卧”的得名与奇妙。

翌日清晨,自北山西面再次独自而上。行数百米,到了一个岔路口,左边的小路隔着一大片参差不齐的民房,右边则是一道依山势而建的青砖城墙。清晨的北山,也许还在这城墙的怀中安睡,空气中的清凉早已如水潆绕。

拾级而上,脚步越发沉重,一身汗涔涔,时而扶着路旁的松树小憩,时而倚着老城墙大口喘气。清风漫道,林间沙沙作响,偶有鸟鸣来交沁,好不悦耳!子美先生渼陂行之时“丝管啁啾空翠来”的意境,大概也仅是如此吧。

行至一座烽火台,拱形的砖门上顶着“西倚听松”的字样。走近细看,一方黑石嵌入墙中,青与黑映衬分明,鎏金的诗文浮于其上:“峨峨千尺偏龙岗,万树花明绕佩章。小阁度云枝作盖,轻涛挟雨座添簧。调高雪并春能和,味淡身世兼雨忘。自愧淮阳方卧理,却从宏景恣徜徉。”料想当年,明代汀州知府唐世涵作《西倚听松》之时,大景入笔,细处旖旎,纵横相去,自理珠玑,亦是快哉!

我咀嚼着“西倚听松”的字样,总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眼前数丈高的松树昂扬挺立,在秋风之中轻轻拂动,清新之感,不言自明。名之者,如无身临其境,又怎会有此般深切的感受呢?

慢步徐行,始至金沙寺。传闻有寺中有一座复建于明代的玄武楼(又称吕仙楼、北极楼),坐北朝南,气势辉煌,是长汀的极佳观景处。

古人好登楼台,登高而望远,登高而抒怀。陈子昂登幽州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慨叹独绝于天地;诗圣在暮春登楼凭眺,“花近高楼伤客,万方多难此登临”的忧愁晕染草堂。倒是那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吟唱绝妙绝伦,饱含哲理。令世人推崇备至的登楼大作中,范希文所作的《岳阳楼记》不可或缺。其以“登斯楼也”而咏,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况味,探求古仁人“不以物喜,不已己悲”的超然,而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我境界。文人骚客登北极楼时,目力四极,若真如《八闽通志》所录之“尽见井邑,它山皆拱揖俯伏其下”,怎会毫无感慨呢?

北山风情,西倚听松,东翘舒啸。史载,清代汀州知府王廷伦重建此景,并于陶渊明“登东皋而舒啸”句取意而题额。西对东,倚对翘,听松对舒啸,其意境与情怀的交融让人流连。

一个啸字,百转千回,绕不过去的始终是其背后的深意。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去的长啸,啸是一种风骨,坚毅如山。读东坡先生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啸是一种胸襟气度,从容豁达。读岳武穆的“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啸是一腔报国赤诚,慷慨激扬。

舒啸也好,吟啸也罢,长啸也行。魏晋至今,一个啸字,落落遗风,随性而生,从未因时而改。而那些钟灵独绝的山川名迹,与历史名人的抒怀显影相得益彰,自然就引人入胜。我想,在北山的时光里,长汀人的骨子里头是有这种基因的,不然为何他们总把微笑挂在脸上,把日子打磨得那么悠闲呢?

“四面山势锁烟霞”,龙山独踞飞白云。

北山有多高?不得而知。一座不高不低的一座山,却是人们休闲运动的好去处。飞歌习舞,打拳锻炼,行走观光,品茗闲谈,顶礼膜拜,凡此种种,长时不衰。山中之静,安然生香;往来之动,趣味自在。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佛家偈语、道家真言,在北山的青翠中漫溢;汀江之畔教堂里的祷告声,汇入江水之中,潺潺流淌。

延伸,洇开,一水江月映风华。

太平廊桥如虹飞跃,红灯笼、黑瓦和木构件,嵌入长汀温柔的夜晚。朝圣码头的船声犹然翩飞,飘荡在宋慈航线,摇曳一江秀色。“上三千,下八百”的船,划开一片历史的华光……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net/subject/3942826/

上一篇:【如风的温柔】下一篇:如梦令秋思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4-11-27 18: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