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时节,关中腹地,一场防空作战考核演练拉开序幕。 中部战区空军某导弹旅征召陕西省5个县(市、区)近30名预编预备役士兵回到部队,补入原岗位展开复训,混合编组进行联合演练。这些预备役人员全部是该旅近5年内复退的专业技术士兵。 1 “架设天线,连接线缆!”在制导雷达展开撤收课目中,预备役士兵杨钊在与各号手密切配合下,完成时间比大纲优秀标准提前1分钟。作为离开部队3年的老兵,他的出色表现赢得现场一片喝彩。 杨钊回营之初是自信满满,因为他曾多次在上级比武中摘金夺银,但是入营后的第一次观摩训练让他心里没了底。“当时一掐表,发现现在的日常训练成绩比我们当年优秀还要快!” 原来,近几年该旅常态化组织专业比武考核,推动了15个操作课目的优秀标准升级。 为了使预备役士兵返岗复训与部队训练水平快速对接,该旅遴选优秀专业骨干组成教官团,灵活安排训练内容,并根据遂行任务需求制订训练标准,比照差距展开强化训练。 2 “2号报告:起竖故障!” “检查滑轨状态,上报情况!” “上下滑轨有间隙。”“程控转手动,调压×××,关注动态,上报情况。” 在导弹展开撤收考核现场,装备突然出现故障,1号手马锋果断下达处置命令,顺利排除故障,装备展开作业按时完成。 可在前不久的一次机动转移训练中,装备出现固定器故障,几个号手反复研究半天也没能找到症结所在。在现役官兵的帮助下,故障不到几分钟就被排除,原来是解锁操作不到位,要在手动模式下操作。 “操作成绩是上去了,却不会故障排除,这样怎么能够上战场?”在中期训练形势分析会上,带教士官申浪涛直指问题要害。集训队当即决定,调整训练计划,增加故障诊断培训课目。 练好操作是基础,强化生存更关键。他们把兵器板件更换、液压故障处置、战场伪装防护、规避侦察打击等15个兵器故障排除和提高战场生存效益的课目纳入训练计划。到了后期训练,排除模拟故障、隐蔽行军、生化防护等实战内容成了训练常态。 3 考核演练当天,一场秋雨不期而至。演练场上,预备役士兵任由雨水拍打,口令喊得震天响,操作动作不走样,火热的练兵热情驱走了阵阵寒意。 演练的前一天晚上,集训队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参训官兵就演练的组织实施展开激烈讨论。据天气预报,演练当天将有中雨。有人提出,下雨天装备湿滑,安全风险太大,演练推后比较稳妥。集训队干部也担忧:秋雨淋湿易引发感冒,怕大家吃不消。 “演练是战争的预演,风雨来了战争就能停吗?”旅长宋桂合斩钉截铁的一番话,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演练现场,指挥舱内预备役士兵杨超双眼紧盯雷达屏幕,时刻关注着空情。 “发现目标××批,方位××,距离××” “继续通报!” “明白!”杨超紧追目标不放松。 “发射!”锁定目标后,营指挥员迅即下达攻击命令,目标被成功击落。 全体官兵在雨中欢呼庆祝。“风雨中我们找到了兵味、闻到了战味。”预备役士兵王超如是说。宋 巍 刘军强 本报特约通讯员 熊华明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