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85后指导员余海龙带兵:开通官兵亲属微信群

2017-8-30 18:57|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4| 评论: 0|来自: 新京报

摘要:   85后指导员余海龙的带兵新“玩”法   8月27日,六班班长李鹏超收到了指导员余海龙送的礼物——一个水晶桌摆,上面刻着“黄继光传人”五个字。李鹏超今年提干,马上要去军校读书,余海龙定制这个礼物颇花了点 ...

  85后指导员余海龙的带兵新“玩”法

  8月27日,六班班长李鹏超收到了指导员余海龙送的礼物——一个水晶桌摆,上面刻着“黄继光传人”五个字。李鹏超今年提干,马上要去军校读书,余海龙定制这个礼物颇花了点心思。余海龙告诉新京报记者,他的用意是鼓励李鹏超,“不要忘了你是从黄继光连出去的”。

训练中的余海龙。摄影/万全

  方脸盘,皮肤黝黑,个子不高,讲话到高兴处会咧起嘴来傻笑,眼睛眯成一条缝。32岁的余海龙看上去和邻家大哥没什么区别。

  作为空降兵某旅二营六连——“黄继光连”第37任政治指导员。余海龙获奖无数,比如空军的“优秀基层主官标兵”、和连长刘?乙黄鹌郎系摹耙欢院弥鞴佟保?战当?尘?摹熬?撕醚?印毕冉?湫停?沽⒐?酱稳?裙Α6??醯米畲蟮娜儆?牵?014年10月,他作为空军唯一基层代表参加古田全军政工会,当面接受领袖的教诲。

  对英雄连的指导员来说,做得好是理所当然,做不好就是砸了英雄的招牌。余海龙说,顶着这样的压力,他逼着自己搞了不少创新,比如搞家属微信群,拍微电影,拍MV,“蹭热点”讲历史,战士们说,指导员特懂95后年轻人的心思,搞了很多“接地气”的玩法,而且玩得不错。

  把战士的家人都拉进一个微信群

  余海龙在空降兵部队第一个开通了“英雄连的故事”官兵亲属微信群,把六连官兵的家属都拉入群里。

  余海龙告诉记者,他和战士易敏母亲的一通电话,让他有了这个想法。

  易敏出身单亲家庭,和母亲感情深厚。2014年底的一天,余海龙看到易敏的桌子上放着一大瓶泡菜,是易敏的母亲从老家寄来的,瓶身上写着一行字——“母亲对儿子的思念”。

  余海龙看着泡菜,想起此前易敏提出过想休假回家,看望母亲,但是由于名额限制等原因无法成行,心里有些难过。下午,余海龙和易敏的母亲通了电话,聊易敏在部队的变化、生活的点滴,希望她能给儿子更多的鼓励。临挂电话前,易敏的母亲提出加一下余海龙的微信,便于更多的了解易敏的成长历程,以此缓解对儿子的思念。

  余海龙说,易敏母亲的话提醒了他,渴望看到儿子成长的不止易妈妈一个,何不干脆建一个群?于是,他把连队战士的家人都拉进一个微信群,取名“英雄连的故事”,不时在群内分享官兵日常训练、生活的点滴故事,分享连队取得的成绩,如果战士有什么思想问题,也会在群里和家属共同探讨。

  后来,易敏的母亲在微信群里发言,“你们跳伞的时候,我在新闻里看到了,虽然看不清哪个是你,但我知道其中一个就是你。妈妈为你感到自豪和骄傲”。

  8月27日,战士杨鹏鑫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小故事。他刚入伍时,比较胖,体能不好,有一次连队去野外驻训,强度较大,他有些吃不消。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他本来想着能休息一下,结果连队却跑到一个户外的靶场进行障碍训练,地上铺着沙袋、轮胎,“来回一趟600米,很累”,来来回回的人都一身泥。他当时很委屈,“好端端的搞这个,自讨苦吃”。

  轮到杨鹏鑫时,他一方面体力不支,一方面深感委屈,“拖着个沙袋,连走带爬的,一边走,一边哭”,虽然最终咬着牙完成了,但时间上和其他战友存在差距。当时余海龙虽然鼓励了他,但他“有点听不进去”。

  没想到,当天晚上,连队例行放电影时,余海龙说要先播放一个小视频。视频里出现了杨鹏鑫的母亲,她对杨鹏鑫说,你们指导员经常在微信上跟我聊天,还发你训练的小视频给我,说你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进步非常大,看到你的成长我非常欣慰。

  杨鹏鑫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他告诉记者,自己入伍前在家里不太听话,家人让他当兵也是希望他能在部队有所改变。他看着视频里的母亲,想想自己入伍以后的变化和进步,“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克服困难,更好地锻炼成长”。

  “接地气”与“蹭热点”

  8月27日上午,“黄继光连”的会议室里有点“火药味儿”。官兵们正在开一场恳谈会,主题是“改革转型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办?”会议由余海龙主持。

  讨论最激烈的话题是本轮军改可能会带来的人员调整分流问题。有位战士说,自己即将退伍,不想改变岗位,但立即有战士用空军无人机操纵员、“时代楷模”李浩服从组织安排、五次转变隶属团队的事例来反驳他;还有人觉得在“黄继光连”当兵是一种荣誉,被分流到别的单位会“很没面子”,但有人就提出,黄继光连的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走到哪里,就要把英雄的优良传统带到哪里;有人担心连队骨干被分流走,造成青黄不接,有人就说,只要连队充分信任,肯压担子,骨干可以再培养。

  恳谈会上,各方的争论很激烈。余海龙话不多,只是引导更多的官兵发言。会后他告诉记者,恳谈会的目的是通过适当引导,让官兵们通过观点的碰撞,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困惑越辩越少,真理越辩越明”,比单向灌输更为有效。

  连长刘?宜担?糠曛氐闶苯诨虺鱿秩鹊阄侍猓???舷戮突嶙橹?姨副嫖龌幔?蠡锒?黄鹛致邸=衲暌岳矗??且丫??谱拧耙淮?宦贰薄ⅰ熬?挤銎丁保?踔炼杂蜗贰巴跽呷僖?钡目捶ㄕ箍??致邸?/p>

  余海龙不止一次感慨,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只是一味的说教,会很枯燥乏味,要想让战士们信服,必须要“接地气,还得花样翻新。

  这两年,他带着战士们搞了很多“接地气”的玩法。他们拍电影,拍MV,《渴望光荣》、《模范的连队,英雄的传人》等原创MV推出后,网络点击率达到数百万次,歌曲《写封信给黄继光》还拿了全军第九届战士文艺奖一等奖。

  余海龙还喜欢“蹭热点”。今年,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火了以后,余海龙讲了一课《从诗词大会感受文化自信》,为大家讲授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内在关系。一堂课下来,还有战士意犹未尽,追到余海龙房间去继续讨论。

  点名“黄继光”,全连喊“到”

  余海龙所在的空降兵某旅二营六连是一个有着英雄传统的连队。1941年4月,连队组建于河北省赞皇县,先后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的英雄事迹让六连“一战成名”。

  在和平建设年代,六连曾完成抗洪抢险、抗震救灾、联合军演、国庆阅兵等30多项重大任务,先后被授予“空降兵模范六连”、“抗洪抢险先锋连”和“黄继光英雄连”荣誉称号。2013年8月21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授予该连“模范空降兵连”荣誉称号。

  余海龙作为政治指导员,捍卫连队的英雄传统就成了义不容辞的责任。每当新干部报到,新兵下连,他都会带着他们履行连队迎新惯例:参观连队荣誉室,瞻仰黄继光铜像,在连谱上签名,学唱黄继光之歌,观看电影《上甘岭》等。另外,连队还多年保持一个习惯,每次早晚点名,连长喊“黄继光”,全连官兵集体答“到”。

  黄继光生前所在班——六班副班长程强告诉记者,他们至今在宿舍内保留黄继光老班长的床铺,床头挂着老班长的画像。每天晚上有专人把老班长的被子打开,第二天早晨再叠得整整齐齐。而睡在老班长的上铺更是一种荣誉。

  为了捍卫黄继光连的名誉,向来好脾气的余海龙还和人“黑过脸”。2014年,刚到六连任职不久,余海龙接待地方人员参观连队荣誉室,有人私下问他,“黄继光堵枪眼是不是真的?”余海龙一下子沉了脸,当面呵斥对方,“你的问题是对英雄的侮辱!”

  后来,余海龙又在网络上看到了类似的诋毁抹黑,他决定做点什么。三年来,余海龙先后邀请齐润庭、李继德、万福来等多位曾与黄继光并肩作战的老英雄,以及黄继光的家人来到连队做报告。

  余海龙记得,2015年5月,黄继光生前战友、80多岁的李继德老人专程从山东淄博老家赶到连队,给官兵们展示身上的弹孔,讲述当年目睹黄继光牺牲的场景。当他走到黄继光的床铺前,抱着老班长的被子泣不成声时,在场的官兵也都落泪了。

  新兵入连先吃忆苦思甜饭

  六连的另一个传统是,每当新兵入连,余海龙都会带领大家吃忆苦思甜饭,所谓“忆苦思甜饭”,就是干炒面粉,冻土豆,“跟当年上甘岭战役时吃的一样”。余海龙告诉记者,上甘岭战役时缺水缺粮,且气温极低,战士们一把雪一把炒面,土豆也都冻成了冰疙瘩。

  余海龙说,每次战士们吃忆苦思甜饭时都是龇牙咧嘴,“因为真的是很难吃”。但是当他讲完了过去老前辈们的经历,大家就会多几分敬畏。

  去年湖南卫视“真正男子汉”节目到六连拍摄时,余海龙还带着一帮明星吃了顿忆苦思甜饭,“一开始他们觉得是闹着玩,很不认真”,“有的人吃了一大口炒面,结果猛咳嗽,眼泪都呛出来了。”余海龙告诉他们,我们现在吃的还是精制面粉,当年的老前辈们吃的更粗糙,他们当年在战场上就是这么过来的,话音一落,“桌子上就安静了。”

  除了忆苦思甜饭,还有讲述“一个苹果的故事”,八个志愿军战士传吃一个苹果,传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讲完故事以后,拿一个苹果大家传着吃。余海龙说,不要小看这些教育形式,只要战士们记在心里,指不定就在哪项具体任务中体现出来。

  他记得2015年连队在朱日和草原参加训练任务,补给条件差,一个车厢坐着20多个人,只有半瓶水。大家实在渴的受不了了,轮流喝这半瓶水,“都是95后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娇生惯养”,没想到,大家轮了一圈,没有任何一个人舍得把水喝完。

  “地震男孩”比武失利睡黄继光上铺反省

  连队的战士们基本都是90后,以95后居多。余海龙说,这些孩子们“主意大得很”,自主意识强,之前有一次连队做保密检查,要查看战士的手机,有个小战士翻出法律条文来,“说你这是侵犯我的隐私权。”

  8月27日,余海龙告诉记者,现在这代人和以前的老兵不一样,要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味的灌输和强制,要“把工作做到人心里去”。

  1996年出生的程强是六连的“名人”。2008年汶川地震,程强的老家什邡市是重灾区,当时开展抗灾抢险工作,空降兵部队正好对口什邡市。程强告诉新京报记者,将近100天时间里,还在上小学的他看着空降兵部队“把我同学从废墟里救出来”,“把危房都推倒,防止二次垮塌”。这些头盔上写着“空降”二字的战士们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部队要撤离的当天,学校老师组织大家送行,他举着一块横幅,上面写着,“长大我当空降兵”。没想到几年后,2013年9月,年满18岁的他参军入伍后,正好来到了空降兵部队,并且有幸进入了当初去他家乡抢险的黄继光连。多家媒体报道后,“地震男孩”程强成了网络红人。

  入伍后一直比较顺利,还参加了预提士官集训,程强一时感到有些飘飘然。两年前,程强要参加师里比武,余海龙要求他负重训练,到了考核时把负重物取下来,就会很轻松。但程强觉得自己成绩已经很好,不用多此一举,没想到最终比赛时输给了别人。

  余海龙没有批评程强,反而安排他睡黄继光老班长的上铺。按连里的规矩,只有训练最好的“兵王”才有资格睡这个位置。程强说,睡上去的头几天,自己都是很晚才能睡着,想着自己作为黄继光所在班级的一员,不仅没有拿到荣誉,反而给班级抹黑,现在有什么颜面睡在老班长的上铺?

  他认识到自己轻敌大意的问题,之后再不敢懈怠,成绩很快就上去了。程强说,黄继光连的训练标准比别的连队更高,“我们打靶45环以上属于良好,其他单位40环以上就是良好,跑5公里,我们21分钟是合格,其他单位是良好。”

  既当“笔杆子”也做“枪杆子”

  作为一名政治指导员,余海龙说,在英雄连这么优秀的团队里,还有太多值得自己学习的人。

  他记得2014年3月份,他刚刚调来六连工作,有一天感冒了,跟连长刘?仪爰傩菹⒁惶臁5搅酥形绮慷友盗坊乩矗??吹搅?幽炅渥畲蟮氖抗俳??浣胖琢耍??谕?磐笊夏ê旎ㄓ汀?/p>

  余海龙一下子“羞愧极了”,连队资格最老的兵还这样坚持训练,自己这点小毛病算什么,“下午我就去训练场训练去了”。

  余海龙说,习主席说过,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政治指导员是“笔杆子”,但他还想练硬“枪杆子”。连长刘?腋嫠呒钦撸?岸问奔洳慷幼橹?八幕帷苯塘吩逼辣龋?渌?ノ慌沙龅拇蠖嗍蔷?卵盗贩矫娴墓歉桑?热缬?ち?ぁ⒀盗芳庾樱?峁?词巧砦??沃傅荚钡挠嗪A?痘竦谝唬?叭萌斯文肯嗫础薄?/p>

  成为一名军人是余海龙的初心。余海龙告诉记者,他从小有个军人情结,喜欢看军事节目,亲友邻里家的孩子考了军校,“我就很向往”。父亲有时聊到谁家孩子当兵了,人家家长很自豪,言语里充满羡慕。“我当时就想,要让我父亲和别人谈起来时也要有这种自豪感。”

  现在父亲自豪吗?面对记者的问题,余海龙不好意思的笑了,“他挺自豪的。”

  新京报记者 王婧?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4-11-26 23: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