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正为合并作第三次努力,协同效应和成本节约是推动合并的主要因素,对抗电子交易平台是深层原因。若成功合并,欧洲将诞生一个规模近300亿美元、能与美国竞争对手抗衡的重量级交易所。 伦敦证券交易所被德国人盯上了,芝加哥证券交易所被中国人看上了。 2016年以来,证券交易所的收购和合并交易又多了起来。1月份,有着134年历史的芝加哥证券交易所(占股票市场份额约为0.5%)就被中资公司重庆财信集团收购。2月23日,德意志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开始洽谈合并事宜。 为什么这些交易所要寻求合并呢?分析人士认为,传统交易所之所以频频寻求合并,是因为近年来它们被电子交易平台挤压得厉害。 并购: 第三次“约会” 德意志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合并金额高达283亿美元。一旦合并,将成为欧洲最大的交易所运营商。消息公布后,伦敦证券交易所收涨14%,至26.30英镑。德意志交易所涨3.2%,至78.80欧元。 伦敦证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简称LSE)是世界四大证券交易所之一,是欧洲债券及外汇交易领域的全球领先者,受理超过2/3的国际股票承销业务。消息称,双方在2月23日已经展开谈判,各类股票交易都在谈判范围内。德意志证券交易所可能控股54%,并购能否达成,3月22日见分晓。 伦敦交易所近年来一直在寻求并购活动。2011年,伦敦证券交易所与加拿大多伦多证交所曾进行过并购谈判,计划组建一个股票、衍生品及其他金融资产的跨大西洋交易平台。但该和并购自提出后就遭到加拿大相关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的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同一年,伦交所还有意竞购全球最大利率掉期清算所LCH。 而德意志交易所也早就有吞并伦敦交易所的野心,双方在2000年和2005年就谈判过,最终以失败告终。因此,这一次能否并购成功也存在悬念。 如果欧洲最大的交易所运营商成立,直接挑战的是美国各大交易所。如果德英双方进行全股票对等合并,将产生一家估值接近200亿英镑(约合283亿美元)的交易所集团。它将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占股票市场20%份额)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控股公司三足鼎立。 动机: 抵御时代劲敌 国与国之间的证券交易所上一次出现并购潮还是2007年。 有着2800家公司上市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全球市值15万亿美元,在2007年收购了泛欧证券交易所(Euronext),而泛欧证券交易所在2002年收购了“伦敦国家金融期货和期权交易所”( Liffe)。 同样是这一年,2007年,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与北欧证券交易商瑞典OMX公司并购。 分析人士认为,传统交易所之所以频频被收购,是因为近年来它们被电子交易平台所挤压。比如,证券与衍生品市场的全球运营商BATS Global Markets, Inc. (BATS)公司就是一家给美国和欧洲交易所提供电子交易服务的运营商,作为美国第三大交易所电子交易运营商,BATS拥有10.8%的股票交易份额和2.1%的股票期权交易份额,其在美国所占的市场份额仅次于纽约泛欧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它的业务不仅仅局限于美国,它同时占有欧洲股票交易6.2%的市场份额,并在2011年第一季度收购了欧洲Chi-X Europe交易平台,以此推出一个泛欧衍生品交易平台。 对于证券交易所来说,科技的进步开启了交易所竞争的新纪元,特别是美国电子网络交易系统(ECN)的出现,使得以大厅人工交易为主的模式逐步转变为更加高效便捷的电子交易撮合系统。 在现货和衍生品市场,欧洲交易所正面临美国同行扩张欧洲业务的挑战。伦敦证交所与德意志交易所的合并将有助于应对这一挑战。 洲际交易所的壮大就具有这一典型动机。2001年,该公司在伦敦收购了国际石油交易所;2007年与纽约期货交易所合并;2010年与气候交易所合并;2013年6月收购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至此,洲际交易所成立一个涵盖“农业和能源大宗商品、信贷衍生品、证券和证券衍生品以及外汇和利率市场”在内的主要全球性交易所,成功摆脱了传统交易所在面对全球化竞争、金融市场变革和现代化电子交易大潮时所陷入的窘境。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