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d: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苏、浙、粤、湘、闽、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2 w( h& I9 t* s' T- s& f# J! Z/ u G
八大菜系之首当推鲁菜。3 `; h; f6 H) r C2 Y- P
) ^! m0 ^ u* O& l鲁菜的形成和发展与由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习俗尚好有关。山东是我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地处黄河下游,气候温和,胶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境内山川纵横,河湖交错,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发达。其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蔬菜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是号称“世界三大菜园”之一。如胶州大白菜、章邱大葱、苍山大蒜、莱芜生姜都蜚声海内外。 9 G1 f' C& T$ m: c5 v; }4 Q) c4 O
鲁菜菜系:由济南,青岛和胶东部分地方风味组成。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
! X7 Q- z* y* [/ g: N2 s代表菜:油爆大哈、红烧海螺、糖酥鲤鱼。, ^7 D: B; d) l k
2 ^: R9 o. b: }( n8 ]9 Y6 y
8 Y/ Q( f" t' w0 H z
川菜系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菜系,其发源地是古代的巴国和蜀国。! x! x+ s3 I8 x5 C; H+ {4 z
, G/ U' m R8 v/ T+ A( u9 l据《华阳国志》记载,巴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并出产鱼盐和茶蜜;蜀国则“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代节熟,靡不有焉”。当时巴国和蜀国的调味品已有卤水、岩盐、川椒、“阳朴之姜”。在战国时期墓地出土文物中,已有各种青铜器和陶器食具,川菜的萌芽可见一斑。川菜的形成大致在秦始皇统一到三国鼎立之间。
4 W; q9 J+ D( ^/ ?& z四川菜系: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 V9 d' Y4 y- D1 p! n0 [" n3 g
代表菜: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 D: w1 V. U, W- T: _( `
: \8 V* E' [) q: [- i; H, ]
. j% N5 h- y) f
苏菜系即江苏地方风味菜。
# t9 J1 i5 ]8 {9 V
0 q, Q. G' |6 O( N2 T, L6 ^江苏是名厨荟萃的地方。我国第一位典籍留名的职业厨师和第一座以厨师姓氏命名的城市均在这里。制作野鸡羹供帝尧食用,被封为大彭国,亦即今天的徐州,故名彭铿,又名彭祖。夏禹时代,“淮夷贡鱼”,淮白鱼直至明清均系贡品。“菜美之者,具区之菁”,商汤时期的太湖佳蔬韭菜花已登大雅之堂。春秋时齐国的易牙曾在徐州传艺,由他创制的“鱼腹藏羊肉”千古流传,是为“鲜”字之本......
, ^# s3 k3 W. Z江苏菜系: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
5 z7 X5 _) z4 ?+ _3 A; y, B代表菜: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1 P. R: I' V1 M8 q
9 M* p2 X$ O& f4 H; u
% ~/ l: e! t$ R0 l浙菜系以杭州、宁波、绍兴三种地方风味菜为代表,成名较早。
# Z, X6 W6 b$ ]- d- m1 g8 f. _2 D6 F2 I- U
浙菜系的历史也相当悠久。京师人南下开饭店,用北方的烹调方法将南方丰富的原料做得美味可口,“南料北烹”成为浙菜系一大特色。如过去南方人口味并不偏甜,北方人南下后,影响南方人口味,菜中也放糖了。汴京名菜“糖醋黄河鲤鱼”到临安后,以鱼为原料,烹成浙江名菜“西湖醋鱼”。 6 P8 y1 X$ c8 B) b" b+ N- u
浙江菜系: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9 @( e- Q) V# y$ |* I/ |8 {! F5 _
代表菜: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8 }# @* I* ?2 a) o; b
4 i2 v+ C" y1 U3 I$ ~, E1 ?
# \! X( }5 |/ V4 Y# s% e6 s
粤菜系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三种地方风味组成。& U" J: f& C7 \0 G3 d* n! U3 H6 h
1 f" i! v {8 l6 D& N4 e) \) \7 n) {9 Y$ j广州菜包括珠江三角洲和肇庆、韶关、湛江等地的名食在内。地域最广,用料庞杂,选料精细,技艺精良, 善于变化,风味讲究,清而不淡, 鲜而不俗,嫩而不生, 油而不腻。夏秋力求清淡, 冬春偏重浓郁,擅长小炒, 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处。潮汕菜故属闽地,其语言和习俗与闽南相近。
6 [: M E! G. M, \' j粤菜菜系:有广州、潮州、东江三个流派,以广州菜为代表。烹调方法突出煎、炸、烩、炖等,口味特点是爽、淡、脆、鲜。0 R0 n7 F3 g& S: M$ E6 x
代表菜:三蛇龙虎凤大会、烧乳猪、盐局(左加火旁)鸡、冬瓜盅、古老肉。
$ o$ D- E' B5 z' z$ s. ^7 l
. m' E4 ]: e+ f. w& z3 V
# U( A2 ^* R! K/ E) n* p7 ^ m湘菜系即湖南菜,是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地区和湘西山区等地方菜发展而成。7 z/ E- M% x0 Q
' m y/ F8 S9 \+ r8 z
湘江流域的菜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是湖南菜的主要代表。其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品种繁多,其特色是油多、色浓,讲究实惠。在品味上注重香酥、酸辣、软嫩。湘西菜擅长香酸辣,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湘菜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烹调技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 U6 x% [2 l: Z' r$ Z湖南菜系: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鲜,尤为酸辣居多。 ) N% w; g4 F8 z
主要代表菜肴:“腊味合蒸”、“东安子鸡”、“红椒酿肉”、“红烧寒菌”、“葵花虾饼”、“冰糖湘莲”、“酸辣笔筒鱿鱼”等。$ t6 H d& G2 Y: r4 E9 i) A
' W- X. N7 T0 p, z葵花虾饼烹饪方法:
: ]- B7 t# {: s原料:虾仁200克,面包20片,鸡蛋2个,瓜子仁5克,肥猪肉,荸荠,淀粉等。
( W9 X: E$ q d) d4 M; E+ [3 Y制法:虾仁、肥肉、荸荠剁成末,加湿淀粉、调料拌匀。 面包修成圆片,抹上虾馅,将葵花瓣形的鸡蛋贴在馅的周围。 蛋清打成雪花糊,盖在虾饼上,插上瓜子仁,放入5成热的油中用温火炸至面包呈金黄色时捞出装盘即成。, b; n/ o, p* b; Q$ e
8 I* ~2 D8 u1 N% x. W
! h$ D% \$ v3 H/ ^: _闽菜系历来以选料精细,刀工严谨,讲究火候、调汤、佐料,和以味取胜而著称。8 z2 I1 S" ?% ~# E% g
g. U/ }0 D" w
其烹饪技艺,有四个鲜明的特征,一是采用细致入微的片、切、剞等刀法,使不同质地的原料,达到入味透彻的效果。故闽菜的刀工有“剞花如荔,切丝如发,片薄如纸”的美誉。如凉拌菜肴“萝卜蜇”,将薄薄的海蜇皮,每张分别切成2~3片,复切成极细的丝,再与同样粗细的萝卜丝合并烹制,凉后拌上调料上桌。 5 D9 |5 P* f. A4 n: P$ n; N" ^4 O. ^
福建菜系: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发展起来,并以福州菜为其代表。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鲜。 Z7 V1 @9 g$ w& a, C
代表菜:雪花鸡、金寿福、烧片糟鸡、桔汁加吉鱼、太极明虾
9 t Z0 Y; W' \ P5 C" m1 i* w) v% `7 d. u9 u
. |8 z9 m$ K$ J& b" I" x) Z
皖南的徽州菜是徽菜系的主要代表,起源于黄山麓下的歙县,即古代的徽州。后因新安江畔的屯溪小镇成为“祁红”、“屯绿”等名茶和徽墨、歙砚等土特产品的集散中心,饮食业发达,徽菜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屯溪,在这里得到进一步发展。宋高宗曾问歙味于学士汪藻,汪藻举梅圣俞诗对答“雪天牛尾狸,沙地马蹄鳖”。牛尾狸即果子狸,又名白额。徽菜系在烹调技艺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较少,重油、重色、重火工。
^4 D1 x6 }9 _9 g- h/ D2 q/ L3 C, w- p# Y! \
安徽菜系:由皖南、沿江和沿淮地方风味构成。皖南菜是主要代表。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擅长烧炖,讲究火工。
7 m6 ?( h3 k0 A& n) U代表菜:葫芦鸭子、符离集烧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