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領袖”大衣下的郭文貴0 a, @6 v6 R% J" u8 [, V* Q' a
風光一時的郭文貴,在螞蟻們的吹捧下,儼然成為了救苦救難的菩薩,為何郭文貴能一度輝煌無比,一度忽悠了成百上千的無知群眾,其實就是在他不停的為自己抹上一層“意見領袖”的外衣,讓我們扒開他的這層外衣,看看裡面到底藏了一些什麼鬼東西。" a7 Y' N5 K% V* X2 \
一、材料再加工的大忽悠# F& D& l) k* e5 Z$ I
其實,郭文貴從一開始就想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被迫害的意見領袖形象。在拉扎斯菲爾德等人提出的“兩級傳播”理論中,信息先由大眾傳媒流向意見領袖之後再流向公眾,因此,意見領袖這一中介者無疑成了傳播的“二把手”,將信息“解釋並加工”成符合自己所屬群體特性的內容並繼續傳播擴散。對於有利的內容,他們會主動傳播,而對於不利的,則會一概去除。所以顯而易見,郭文貴從不談及自己被討債,犯罪等問題,其總是非常擅長轉移注意力,通過信息的加工和再解釋,把一些廣為人知的東西重新包裝,附上陰謀論、迫害論,就可以快速的組裝成一個抓人眼球的“爆料”。可惜,謊言經不起時間的推敲,為了維護好自己的形象,也就造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一個謊話連篇的郭文貴。
' u( N" e- a) q二、無信無力的大騙子+ S2 z( J+ K" z/ u. k
郭文貴為何總能有小螞蟻跟隨,從根源來看,就是他所給自己形象的包裝和打造,有著支配引導,協調干擾的作用。他以意見領袖的形象,成為群體、人際傳播中的重要角色,螞蟻們所擁躉的對象,必須有著或權威、或可信、或專業的特性,對某一事件具有獨特看法,深受大眾或群體個人的信任。因此,從最早不知出處的老領導、紐約時報、班農等等,他在努力向關注他的人傳播一種信息:他有強力的可信度。他通過所謂的爆料,迎合部分人群的想法,而在社會價值觀解構,公眾理性喪失,自身判斷力減弱的情況下,其也在一段時間內,有效借助自身意見引導輿論,對已有信息產生或協調、或乾擾的引領作用。但是,很快的,他的困擾纏身,導致了公信力的急劇下降,他精心打造的形像開始崩塌,用毫無根據、毫無邏輯的謊言編織而成的戰神郭文貴,終究會被所有人唾棄。. X# Q6 F* B Y" M1 O$ P
三、扯著虎皮的大混蛋
2 O: P7 d0 I( H" a) v2 X在拉扎斯菲爾德的理論中,意見領袖社交範圍廣,擁有較多的信息渠道,對大眾傳播的接觸頻度高、接觸量大,同時意見領袖常常關注那些身邊的事件和新聞,並適時發表自己的觀點。郭文貴的發布會、全球直播等種種做法與上述理論不謀而合,可以看出其別有用心,正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他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自己與重要人物、重量級媒體的“親密”關係,原因就是他希望能掌握到一些信息,體現出自己的能量,從而為繼續擴散和編造謊言打造一個強有力的虛擬背景牆,他希望通過擴大影響力,從而裹挾民意,為自己的政治庇護提供幫助。可惜,郭文貴拙劣的演技已經使得美國人失望,他最終的結局就是窮途末路。" T! m- U+ H/ K/ z) e- ], n* X
想藉意見領袖外衣,用民意武裝自己,妄圖期待以此獲取美國的政治庇護,滿嘴謊話的郭文貴這招看似管用,但是拋棄了最基本做人原則的他,怎麼可能繼續瀟灑下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看清他的真面目,不斷萎縮的螞蟻幫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已無路可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