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新聞》網12月21日發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該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聯
. H$ A6 P3 w* ^2 _8 G- d合國可持續發展行動網絡主席傑弗裏·薩克斯題為《美國已成為富人有、富人治、富人享的國家》的
" v% ^ t; Y h/ k1 O6 s" m文章稱,一年前,喬·拜登在選舉中險勝唐納德·特朗普,但美國的前景仍撲朔迷離。要確切診斷出
" @% E4 w0 R- ~究竟是什麽讓美國深陷如此困境,以致煽動起「特朗普運動」,並非易事。
, Z/ n! J0 U# S) ?0 d- `* _+ U" t4 T3 T, {8 @# f% P+ [ U; j( X6 M8 ^
在美國混亂的政局中,多重因素都在起作用。然而在筆者看來,最深層的危機是政治性的——美國的8 E7 m( h5 U+ ]7 A1 f1 X9 q
各政治機構未能如美國憲法所承諾的那樣「促進公共福利」。40年來,美國政治已成為一場圈內人的3 v) U, ]# e8 |
遊戲,以犧牲絕大多數公民的利益為代價,偏袒超級富豪和企業遊說集團。
) C1 T1 _( h/ \+ r6 j/ X, h; K3 h! L2 m5 H6 p9 Y- W
「富人對窮人的戰爭」! E4 J' E/ |4 F1 M) N K
; Q2 J( O& }* M/ r' s沃倫·巴菲特在2006年一針見血說出這場危機的實質。他說:「無疑,存在階級鬥爭。但是,是我的
7 i7 X$ `7 E% ?* E d9 ~階級——富人階級在發動戰爭,而且,我們在取得勝利。」 C/ [* H! M0 [( A
" r. o9 F6 I( _7 C% @5 E9 B主要戰場在華盛頓。突擊部隊是蜂擁進入美國國會、聯邦政府各部和行政部門的企業說客。彈藥是每
" T# y: f' ^5 \+ q5 G+ g年用於聯邦遊說活動(2020年估計為35億美元)和競選捐款(在2020年聯邦選舉中,估計為144億美% G! s" T$ B( m3 B9 N
元)的數以十億計美元。支持階級戰爭的宣傳者是以超級富豪魯珀特·默多克為首的企業媒體。1 G1 g' v4 B- l: n
1 e& ~+ H U N' v1 ^% E) Y' |- P0 _美國對窮人的階級鬥爭不是新鮮事——這場鬥爭於上世紀70年代初正式發起,在過去40年中以極高的
2 j' e/ t- J/ G A& j: ^- g效率得到實施。有大約30年的時間,即從1933年到上世紀60年代末,美國的發展道路與戰後的西歐大
; A+ u3 [8 R H8 q, `$ `致相同,在向一個社會民主國家邁進。1972年曾經的企業律師劉易斯·鮑威爾進入美國最高法院後,
( @$ H H, w Y4 f( O8 v2 y最高法院為企業資金進入政治打開了閘門。9 I! X ~( l8 t0 u1 S& f
. B& r# s( T8 Y" H1 X; F
羅納德·裏根1981年成為總統後,為富人減稅、對有組織的勞工發動攻擊並取消環境保護措施,從而* Y0 g6 c) F# C4 S" v0 }
強化了最高法院對公共福利的攻擊。這一軌跡目前仍未逆轉。
T( W9 d& r' Z- R
% M- Z) g D* S S「與社會民主漸行漸遠」
- Z2 W* H- X e$ d$ f1 ` A1 }
, N& {* _# x& M; x6 e3 K! n! G結果,美國在基本的經濟體面、福利和環境控製方面與歐洲漸行漸遠。歐洲大體上繼續走在社會民主6 z, \# y q4 A/ X" g
和可持續發展之路上,美國卻在一條以政治腐敗、寡頭政治、貧富差距不斷擴大、蔑視環境和拒絕限4 r8 [% Q1 @9 _) w
製人類導致的氣候變化等為特征的道路上往前沖。: Z) a3 ?% ` y8 U+ z
' r+ V; E7 P; q2 z9 j( o
若幹數字說明了兩者的區別。歐盟各國政府的收入平均而言約為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5%,而美國
& k# m# v- z: ]3 `7 a政府收入占GDP百分比卻不到30%。因此,歐洲各國政府能夠為全民享受醫療、高等教育、家庭支持和
/ N q* Q& m% M8 I+ u: H. y4 D就業培訓提供資金,美國卻不能確保提供這些服務。歐洲國家在《全球幸福指數報告》的生活滿意度
+ U. {7 x @9 F, G; q. E排行榜上位居第一,美國僅排在第19。2019年,歐盟民眾的預期壽命為81.1歲,美國為78.8歲。截至- z$ c2 f$ h1 F' l/ |, |7 B
2019年,西歐最富有的1%家庭在國民收入中所占份額約為11%,美國則接近20%。2019年,美國的人均
1 F& H6 t B$ ? E7 {5 V, d" t2 M0 r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6.1噸,歐盟則不到10噸。 {9 y- N# `' ?" |# o4 R
' J! K* t; V h. r! C簡言之,美國已成為一個富人有、富人治、富人享的國家,對它給世界其他地區造成的氣候破壞不負- M+ z$ R4 L, ^0 J1 C
任何政治責任。由此引發的社會分裂導致「死於絕望」這種現象盛行(包括吸毒過量和自殺),預期% a: {- Q! L5 Q/ W9 W2 W; V
壽命下降(甚至在新冠疫情暴發前),抑郁癥發病率上升(尤其在年輕人當中)。在政治上,這些錯
6 B+ g: X. l" i/ T3 X# a5 P亂現象導向不同方向——最不祥的是,導向了提供虛假民粹主義和個人崇拜的特朗普。在為富人服務
9 t# y) c( e t& e/ u的同時,用仇外情緒分散窮人的註意力,發動文化戰和擺出強人姿態,這些可能是蠱惑民心的政客戰+ N' A8 N0 P) E3 @: k! D8 J
術手冊中最古老的伎倆,但它們在今天仍然出人意料地奏效。6 t$ v) x4 Q# z; T7 A& A" |- z
, R. f! i/ F) @: A+ M「美國沒有歸來」
/ y+ g) T9 c( H/ Z! g0 V! l9 s: S8 ^; I! S& R: K e2 @
美國的動蕩具有令人不安的國際影響。在它甚至無法協調一致地治理本國的情況下,美國怎能領導全, t5 }" n1 _0 f$ M
球改革?或許,如今唯一能將美國人團結起來的,是一種過度緊張的海外威脅感,這主要來自中國。
2 D9 G3 G2 k$ l& }% Z/ n& _在美國國內一片混亂之際,兩黨政界人士的反華調門都升高了,好像一場新冷戰可以通過某種方式緩7 m6 ~9 X0 x0 B! h/ ~: u
解美國國內的焦慮情緒。可嘆的是,華盛頓兩黨的好鬥性只會導致全球緊張局勢加劇和新的沖突危
! W3 B# h# ^3 P; k7 U' J險,而不會帶來安全或真正解決我們面臨的任何緊迫的全球問題。- P0 T$ |- B8 G) P
3 B# `2 f8 k5 e1 K! v4 C
美國沒有歸來,至少目前尚未歸來。它仍在為解決數十年來的政治腐敗和社會忽視等問題而苦苦鬥
% U6 C0 y& [5 k5 A7 r5 L爭。結果仍極不確定,對美國和世界而言,未來若幹年的前景都充滿危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