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腊八情怀

2018-1-23 19:11|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3| 评论: 0|原作者: 吉米/mn

摘要: 一篇旧作,稍作修改算是对腊八节的一种情愫——题记。 进入腊月转眼“腊八”就到了。“腊八节”为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月里最重大的一个民间俗节,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是用来祭 ...

一篇旧作,稍作修改算是对腊八节的一种情愫——题记。

进入腊月转眼“腊八”就到了。“腊八节”为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月里最重大的一个民间俗节,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也有说“腊八节”除祭祖敬神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但随着历史的变迁,此节也是我国汉族传统的俗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黄豆 、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尽管有关“腊八”吃“腊八粥”的传说很多,但作为民间百姓美好的愿望,还是希望来年“五谷丰登,民健体康”。也有的人家,会以此节吃粥的方式,来诠释另一种传说,以“爱惜粮食”来教育儿女,要“勤劳为本,勤俭持家,节约为德”。总之“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在我们关中和山区都为普遍,并有天不亮主妇就要早起煮粥的习俗,意为谁家的“粥”煮的早,煮的好,煮的香而被誉为是“勤快女人”,因此每到那天时,家家户户早早的就煮好了“腊八粥”。随着节日的到来,我也不由地想起小时候初过“腊八节”的往事来。

小时候我与母亲生活在江南一个大城市里,在幼小心灵和模糊记忆中,似乎没听说过,故乡有过此节和吃此粥的习俗。在六十年代中期,我随母亲来到秦岭以南,父亲工作的一个山区小县定居。经过几处暂时的居住,于秋天搬进一个小小的“四合院”里,直到我们被迫下乡。那个院子居住着五户人家,而且全是陕南人,这也与当年此县归属汉中地区管辖有关,因此,我们在住进一户人家搬走后的那间房子里,就成了这小院的第六户人家。

南北方地域不同,饮食也不同。大城市与小县城环境不同,生活方式也就不同。以前吃水,一个院子里就有“自来水”,可后来,吃水要自己挑;以前以吃大米饭为主食的,后来却要以面粉代替;以前出门就可以买到很多熟食早餐;还可以去“老字号”饭馆,品尝小吃。后来,要吃什么就得自家操作蒸、煮。因此对于我和母亲来说,感觉那就是天壤之别,而且单凭每顿要生柴火做饭,就很难为母亲了。更难适应的则是每日三餐变成了两餐,但为了全家人能得以团聚生活,我们都在努力的适应着,学习做着,我的胃病也由那时慢慢形成。特别是在那经济计划的年代,人均口粮和菜油都是定量供应的,且还有粗、细粮比例之分,细粮以面粉为主,大米甚少,粗粮一般有包谷珍、面和高粱面以及红薯干为主,所以母亲特别珍惜每个月里的那一点点大米,总是留着做大米饭吃,因此我们家没有喝粥的习惯,最多是把吃剩下的米饭或锅巴煮煮来代替稀饭吃。

“腊八”节来临,满院子里的邻居阿姨、奶奶们,便开始张罗,并于前一天泡发这豆、那豆的,但母亲却全然没有行动。当邻居们问起时,母亲听了也不感兴趣,只认为好好的大米,却被放进乱七八糟的东西,煮成一锅稀饭来过什么节?因此不以为然。作为当年只有十一岁的我来讲,在学校里,早就听到同学们“嘁嘁喳喳”地嚷着:“腊八”到了!都说自己家里在准备,要煮“腊八粥”吃,通过听说和了解,我才知道煮此粥,要用“八种”五谷杂粮和一些根菜混合而煮,说好香好香的。是啊!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里,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很低,年啊节的也少,饭菜也很单调。对我来说,母亲做的面食饭水平又不高,所以心里对“腊八粥”到底是什么样的饭食?那“粥”究竟有多香?心里充满着好奇,由此也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食欲,心里很希望母亲也能做顿“腊八粥”吃,当然结果是非常失望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小院里有位奶奶,她从老家来到县城多年,就为其女儿看护照顾三个外孙与外孙女,她心底善良,勤快能干,对人热情,那天他们家就煮了一大锅。那时各家居住条件都很差,多是不足二十个平方左右的平房,就那还一隔两半,算是两居室,以和儿女分房而卧,且都是公用房,哪有专用的厨房。所以有的人家在外房间角落盘个锅灶,有的则在走廊的旮旯角落里盘锅做饭,奶奶家和我们家均属于后者情况。记得“腊八节”那天,我放学回来,一走进院子里,就闻到了小小的院里,到处都飘着“五谷粥”的香味,那香味直扑鼻孔而来,对于一个刚放学回家且肚子饿了的小姑娘来说,那是何等的诱惑啊!我不由地嗅了嗅鼻子,但也只能眼巴巴地向奶奶家走廊角落里瞥了一眼,那一瞥看到的是:用大铁勺支起一点缝隙的锅盖下,腾起地是阵阵热气,我不由自主地咽了一下口水,低头走进自己的家里…….

那天母亲煮的是“连锅面条”,正当我们准备吃的时候,奶奶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哦!母亲在谦让着、感谢着,但我肚子里的“小馋虫”已经爬到了喉咙口。那时小弟出生才两三个月,母亲给我舀出半碗,啊!腊月的天气很冷,我的双手也很冻,所以感到能捧上一碗热乎乎的、装有“腊八粥”的碗,是那么的暖和,我情不自禁地低下头嗅了嗅,迫不及待地尝试着温度喝了点,哦,粥是咸味的,瞬间那一股“粥”香直钻喉下,“腊八粥”好香,好好吃啊!里面有好几样豆类,还有红、白萝卜、豆腐、粉条什么的,那时那些东西可全是要凭票供应的。我吃着还数着,童真让我看奶奶是否用了八种食材?因此那第一碗“腊八粥”,是我此生感觉是最香的!

以后的年月里,各种政治运动扑面而来,我们家也因此遭到厄运,小院里也失去了那种温馨和素有的邻里关系,但那奶奶却对我们家一直很好。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她白天不敢到我们家来,但到了晚上,会悄悄地过来劝慰母亲。后来因我们举家下放,母亲也因积怨、病故于乡村。因此,我每每想起那情那景时,就会想起那年的“腊八节”和那碗“腊八粥”,以及那个艰难的岁月,心底便会涌出一丝酸楚,一份思念,一种情愫,绵绵而细长,久久挥之不去…….

后来我成家了,每到“腊八节”到来时,也会提前准备些食材,晚上休息前,就把各种泡好的豆类放到在锅里,在“蜂窝煤”炉子上焖上一夜,一大早起来,就开火为家人做起“腊八粥”。现在条件好了,晚上把生米、生豆和其它谷类放进“电沙锅”内,调节好温度,早上起来,便是一锅香喷喷的五谷杂粮粥。今年的“腊八”前夜,我依然会做“腊八粥”,一为这份源远流长的历史饮食文化,也为了自己心里对母亲和对那位奶奶的怀念!

修改于2018.1.23日

陕西 肖吉萍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net/subject/3957578/

上一篇:咀嚼诗心下一篇:儿时盼过年的回味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4-4-19 18: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