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高超音速空对空飞弹的存在首次被官方证实,一篇出刊登在《装备环境工程》的论文揭示,当前正在研究如何为这类武器进行极端耐热测试,其中一种方桉为用于模拟火星恶劣环境的电弧加热风洞。此外港媒认为,这样的飞弹可能对美国军机,包括正在测试中的B-21掠夺者隐形轰炸机,构成重大威胁。 综合《南华早报》(SCMP)及陆《装备环境工程》论文,高超音速飞弹在高速飞行中面临气热效应(Aerodynamic heating)挑战,当飞弹以高超音速飞行时,气流剧烈压缩产生热能,导致表面温度急剧升高,对材料强度和内部电子设备造成极大压力。 模拟火星环境的风洞技术 为此,陆科学家提出了一些测试方桉,其中一种高焓风洞技术用于模拟火星恶劣环境,使测试件能够在电弧加热风洞中进行了耐热测试,这种风洞可持续模拟数千至数万摄氏度的高温,真实还原飞弹飞行环境,但由于电力消耗巨大,通常用于高难度太空任务,如模拟火星探测器着陆。 与传统空对空飞弹相比,高超音速飞弹具备多项优势。由于高空空气稀薄,飞弹受到的阻力大幅减少,射程理论上可达常规飞弹的2倍甚至更多。据猜测,陆霹雳17(PL-17)超远程飞弹射程约350至400公里,而高超音速飞弹可能突破1000公里,大幅扩展作战范围。 高超音速空对空新局 此外,高超音速飞弹的飞行速度极快,显着缩短了命中目标的时间,与传统飞弹需要依赖数据链更新目标信息不同,高超音速飞弹能在短时间内直击目标,对行动迟缓的运输机、轰炸机、加油机和预警机几乎无法进行迴避。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