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7-2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悉,在礼仪服装合作项目落实后,中国奥委会还会陆续展开其他类别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的征集工作,包括6~8家合作伙伴、10~12家赞助商、15~20家供应商。这些合作伙伴将提供给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中国体育代表团资金、实物、服务支持和推广,进而享有中国奥委会赞助计划中的全部赞助权益。
6 ~& D/ o! B0 u. m 不赚钱 赚将来? 2 \9 z, s, F2 T! S" H/ x" V( ^$ i
7 T1 K. n9 ]3 ~3 d7 o7 h+ S( L 去年轰轰烈烈地赞助奥运、制作“祥云火炬”的华帝股份(002035,SZ)3月份公布了自上市以来首个亏损的年报。年报显示,公司总费用率上升幅度大于毛利率上升幅度,导致净利润率下降。据悉,华帝股份的奥运赞助费用高达4000万元,加上辅助的广告投放,2008年的广告费用共花去1.95亿元。但是,特许商品“火炬摆件”仅销售5000万元,与之前合同预计的3亿元相去甚远。
" B* Z1 p6 B" { 与华帝股份一样,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在奥运营销中大笔支出的企业 “血本无归”。统计表明,在1984年奥运会正式商业化之后,直至2004年间累计的144家奥运会合作伙伴中,仅约30%的企业在奥运项目上盈利。剩余70%的企业在奥运会结束后,也结束了短期的奥运价值收益。
$ ^' V' g. `- d6 v 业内人士表示,企业花费巨额资金赞助奥运会,更多是借奥运推广塑造品牌形象,并借此实现企业文化、品牌核心价值、技术创新、品牌营销四个方面的整合提升,继而达到企业整体实力的升级,但由于中国民企在操作上没有经验,很容易陷入被动状态。
- V( ^/ b8 ?6 ~ 对于中国企业寻求成为伦敦奥运会的供应商,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海博格认为,赞助伦敦奥运会的前提是 “这家企业在英国的经营足够强大”。分析人士指出,不可盲目去竞争奥运会供应商,成为供应商的基本条件是 “有扩展海外业务的可能和承受赞助费用、短期亏损的能力。”
, X6 m p, _; @) N 新闻链接 ' `8 I; O" \8 \+ Q
知名品牌纷纷退出奥运赞助
, V W8 c! m! X6 h+ f! x 2007年10月,柯达公司宣布,将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停止和国际奥委会签署的顶级赞助商协议。当年12月,联想对外宣布,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不再续约奥运TOP赞助计划。 3 P" h9 K$ w* F2 v8 W% F8 @
2008年11月,强生公司决定退出国际奥委会TOP赞助商计划,终止未来4年对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和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的赞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