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85|回复: 0

上游·中游·下游

[复制链接]

35

主题

117

帖子

144

积分

注册会员

文林郎(从九品上)

Rank: 2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6-3-20
发表于 2006-7-28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游·中游·下游
0 Q! A& k9 i4 \朱蓬蓬
7 r: v) P; m/ Z* ]5 Z# u按照现代汉语词义一般常规解释,河流接近发源地的部分叫做上游,比喻前卫、先进;河流中介于上游与下游之间的一段,叫做中游,比喻不先不后;接近出海口的部分叫做下游,比喻落后倒退。所有各色人等都可以回顾检查一下,在上、中、下三游,自己是处于那一个阶段。' {8 E1 h) {5 u2 R; G
长久以来,人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要争先进争上游,出人头地,高于同类一等才叫有出息。- T( v  S3 O3 `! n- A
然而,时人发现,争先恐后力争上游者,并不一定有好结果,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领域,真正争到上游者究竟是少数,在顶上游的甚至只是个别人而已,绝大多数在争得头破血流之后败北,甚至丢掉了卿卿生命。而安心现状适于中庸者,往往因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而摘到落地桃子,成事得福。至于不思进取甘心落后者,由于糊里糊涂尽量让细胞、基因处于停滞状态,就决不会有大喜大悲。$ e! x! V+ [0 p4 Y
有一位于坚先生在2006年9期《读者》上发表一篇“争先恐后”的文章,着着实实地从价值观点的角度,把争先恐后的种种现象批评了一通。
  y/ q% @3 i. y, Y7 Z( @但是,人怎么能不争上游呢?就以长江的水源作比,上游的水质少有污染,总要比中下游的水质优良。而在社会上,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力争当官、发财,成为劳模先进,总要比那些不思进取者多得许多好处,这些好处令人眼红,就只好参与争先进的队伍。
5 Z6 k- ^3 [5 O; |! q: b比如,陆高峰谈“垄断行业收入疯涨”的情况说:“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差距如此之大,谁不眼红?莫说数以百万计的本科生、研究生难找工作,即使好找工作,但由于垄断行业待遇的诱人,能不去“争先恐后”地进入这些上游行业吗?
% ~8 |- L2 u8 R4 Q% J% u再比如,中国已经建成了三峡大坝。据报道,大坝轴线全长2309.47米。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洪水,增强长江中下游抗洪能力。三峡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 这些都是大国的风范,是世界之最,国人引以为自豪。尽管从一开始对于建坝有些争议,但怎么能阻止人们创世界第一和争上游的雄心壮志呢?
% P- K. B8 \! _6 M2 F8 ]2 i9 E个人如此,国家如此,力争上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规律。尽管有可能在争先恐后的过程中失着,但愿景仍是很迷人的,迷人得不可遏止。3 J. s$ }% |+ F1 P3 a/ R" m
其实,水流的上、中、下三游是自然规律形成,人类的上、中、下三等则是社会规律造就。都是一个道理。没有上,那会有中和下;没有下,那会有中和上。所不同的是,水流的上、中、下,由地势的高低决定,是上帝的安排。而人类的上、中、下,则是自作孽的结果,与上帝无关。
6 p8 K, n1 \, @; l) H问题的关键是,无论个人或国家,对于所处的上、中、下的不同位置,如何才能做到和谐相处。这是一个重大的科研课题。
在公园前...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4-6-2 18: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